东莞基孔肯雅热

东莞基孔肯雅热

ID:19901536

大小:12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07

东莞基孔肯雅热_第1页
东莞基孔肯雅热_第2页
东莞基孔肯雅热_第3页
东莞基孔肯雅热_第4页
东莞基孔肯雅热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莞基孔肯雅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孔肯雅热的诊断与治疗本文导读:东莞万江新村社区发生一起“基孔肯雅热”社区聚集性疫情后,东莞市卫生局对外发布消息称,东莞市卫生局成立了“基孔肯雅热”医疗治临床专家组,并指定东莞市人民医院等39所医院为定点收治医院。--------2010年10月概述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基孔肯雅是坦桑尼亚南部的土语chikungunya的译音,意即身体弯曲形同折叠,是关节

2、剧痛引起的,故本病可意译为“曲屈病”概述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流行1956年分离出病毒此后数十年间多次发生于非洲、东南亚及印度等地区2005年开始再次在印度洋岛屿、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数百万人患病1987年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发现病例2010年9月广东东莞出现此病例病原学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Semlikiforest(SF)抗原复合群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基因组为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CHIK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热

3、、脂溶剂、去污剂、漂白粉、酚、70%酒精和甲醛敏感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后2~5天内有较强的传染性隐性感染者:是CHIKV的重要传染源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丛林型疫源地内,亦为本病的主要染源。已证实非洲绿猴、狒狒、红尾猴、黑猩猩、长臂猿、猕猴和蝙蝠可自然或实验感染CHIKV,并能产生病毒血症流行病学-----传播途径埃及伊蚊(Aedesaegypti)和白纹伊蚊(Ae.albopictus)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播。实验室内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流行病学-----易感人群人对

4、CHIKV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表现为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但新老疫区有差异。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年龄组均可发病;在非洲和东南亚等长期流行地区,儿童发病较多。无性别、职业和种族差异。本病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季节分布主要与媒介的活动有关。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病毒直接损伤----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损害病理改变骨骼肌:主要感染成纤维细胞,表现为严重的肌纤维坏死、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皮肤与关节:关节囊和深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可见病毒抗原中枢神经系统:小鼠实验显示,脉络丛上皮细胞严重的空泡变性,但脑实质及构成

5、血脑屏障的微血管上皮细胞未见明显改变。肝脏与脾脏临床表现------发热本病的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发热与毒血症状:病人常突然起病,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淋巴结肿大。一般发热1~7天即可退热,有的病人约3天后再次出现较轻微发热(双峰热),持续3~5天恢复正常。有些患者可有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的结膜炎表现。临床表现-----皮疹皮疹:80%的患者在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多为正常,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数天后消退,可伴有轻微脱屑。临床表现-----关节疼痛关节疼痛:

6、发热同时,多个关节和脊椎出现疼痛、关节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关节痛多为游走性,随运动加剧,晨间较重。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关节功能丧失,不能活动。主要累及小关节,如手、腕、踝和趾关节等,也可能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的剧烈疼痛是本病的特点。关节积液少见。X线检查正常。临床表现-----其它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脑膜脑炎、肝功能损伤、心肌炎及皮肤黏膜出血急性期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可完全恢复。部分患者持续性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达数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个别患者留有关节功能受损等后遗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WBC计数多为正常,少数患者WBC总

7、数及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轻度降低。生化检查:部分患者血清ALT、AST、肌酸激酶(CK)升高。脑脊液检查:脑膜脑炎患者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脑炎的改变。血清特异性IgM、IgG:ELISART-PCR检测血中病毒RNA分离出病毒诊断流行病学资料:生活在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或12天内有疫区旅行史,发病前12天内有蚊虫叮咬史临床表现: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病程2~5天出现皮疹,多个关节剧烈疼痛实验室检查:---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高;---检出基孔肯雅病毒RNA;---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鉴别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