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悟伤寒解读六经ppt课件

洞悟伤寒解读六经ppt课件

ID:19916028

大小:969.8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07

洞悟伤寒解读六经ppt课件_第1页
洞悟伤寒解读六经ppt课件_第2页
洞悟伤寒解读六经ppt课件_第3页
洞悟伤寒解读六经ppt课件_第4页
洞悟伤寒解读六经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洞悟伤寒解读六经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洞悟伤寒,解读六经之我见目录1仲景为长沙太守存疑2六经辨证与标本中法3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的点滴看法4为什么六经皆有中风5太阳证病案分享1仲景为长沙太守之官位存疑最早记载:“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名医录》.唐,甘伯宗(离东汉已有五六百年)出土碑文记载:咸和五年(公元330年)---有100多年仲景约生卒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建安24年公元219年)。当时的史书有《三国志》,《后汉书》,《史记》,《汉书,艺文志》均未提到长沙太守张仲景长沙在汉代是重要军事,政治,经济重镇,长沙太守

2、地位显赫,史书记载的历届长沙太守有孙坚,苏代,张羡,张怿,廖立,韩玄。仲景和华佗出生于同一时代,《后汉书.华佗传》有记载。仲景集长沙太守和名医于一身,史书应该不会疏漏。仲景性情高雅,愤世嫉俗,对官场无好感,从序中可以知道:仲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

3、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2六经辨证与标本中法太阳寒水表(阳)本(阴)少阳相火表(阳)本(阳)阳明燥金里(阳)本(降)少阴君火里(阴)本(阳)太阴湿土里(阴)本(阴)厥

4、阴风木里(阴)本(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本——有热无寒或有寒无热。标——有寒有热,可以寒热转化传变。中——两阳合明,两阴交尽,为阴阳之极致,为升,为降。3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的点滴看法发汗解表只是太阳病之一法。太阳寒水之病的出路:皮肤膀胱蓄水(五苓散)表鼻窍里眼睛膀胱蓄血(桃仁承

5、气汤)太阳寒水之经病理产物包括(汗,体液,血液)何谓太阳经症。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有虚邪实邪之辨。何谓太阳腑症。曰。表邪不去。必入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伤寒医决串解》.陈念祖脑漏,病名。鼻腔时流涕液之证。《景岳全书·鼻证》:“鼻渊证,总由太阳督脉之火,甚者上连于脑,而津津不已,故又名为脑漏。”《医醇剩义·脑漏》:“脑漏者,鼻如渊泉,涓涓流涕,致病有三:曰风也,火也,寒也。鼻为肺窍,司呼吸以通阳,贼风侵入,随吸入之气上彻于脑,以致鼻窍不通,时流清涕,此风伤之脑漏

6、也。阳邪外烁,肝火内燔,鼻窍半通,时流黄水,此火伤之脑漏也。冬月邪寒,感冒重阴,寒气侵脑,鼻窍不通,时流浊涕,此寒伤之脑漏也。”西医病名:过敏性鼻炎,感冒,鼻窦炎等鼻窍为太阳经及督脉之最尾空窍,太阳经络止于睛明穴。太阳经络受邪,本阴标阳,受寒伤阳,寒水不受制约,随窍而出。受寒的小便清长,流清鼻涕汗用麻黄,制水桂枝桂枝是发汗之药吗?桂枝的现代研究功效:1扩血管2强心,提高心率3通经4活血《神农本草经》: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桂枝在六经方药的用

7、药比例是麻黄的2倍之多,六经皆用桂枝。桂枝汤的描述:1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若酒客病,亦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必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3病人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卫气不谐也,所以然者,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也。复发其汗则愈,宜桂枝汤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最简单的桂枝组方,证明桂枝没有发汗作用)干姜

8、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艺文类聚引云:一名白术,《大观本》,作黑字)。生川谷及丘陵。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御览》引云一名美草,一名密甘,《大观本》,作黑字)。生川谷。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