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总复习卷

孟子两章总复习卷

ID:19929557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7

孟子两章总复习卷_第1页
孟子两章总复习卷_第2页
孟子两章总复习卷_第3页
孟子两章总复习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孟子两章总复习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孟子两章》总复习卷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一、考纲范围重点字解释(文中解释)二、翻译句子重点(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

2、以兵革之利(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三、内容理解重点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书后题回顾】1、这篇短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要施行仁政的道理;第二部分:课内古文重点篇目复习训练

3、(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44《孟子两章》总复习卷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委而去之委()(2)池非不深也池()(3)然而不胜者然()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2分)3.区别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得:(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得:4.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2分)(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5、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失道者寡助寡()(2)亲戚畔之畔()(3)多助之至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3.区别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固:(2)吾义固不杀人(《公输》)固:(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固:4.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条?而要获得这一条件的前提是什么?(2分)(三)44《孟子两章》总复习卷天时不如

6、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兵革非不坚利也兵:(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3)以天下之所顺以: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3、“城非

7、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的作用。(2分)(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⑴夫环而

8、攻之环:⑵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⑶委而去之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3.在作者看来,“战必胜”的条件是。(2分)(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