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厂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甲醇厂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ID:1993713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甲醇厂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1页
甲醇厂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2页
甲醇厂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3页
甲醇厂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4页
甲醇厂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醇厂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甲醇厂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甲醇厂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装油台冒油如何处理?1.迅速停止装车。2.站在上风口、佩戴好防护器材。3.及时用水冲洗槽车及地面、地沟干净为止。4.待消除隐患达到安全值时,用可燃性气体报警仪检测现场(空气中无浓甲醇气味)达到安全值时,装油槽车方可启动。二.临氢系统管线、设备及阀门发生泄漏如何处理?1.通知厂生产调度和岳阳兴长调度及生产部来人与车间领导制定抢修方案。2.如需外来施工(建安)人员进行配合抢修时,首先将事故隐患的毒性和安全注意事项给施工人员讲解清楚。3.在施工中佩戴好安全防护器材,如遇到施工人员身体感到不

2、适,例: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停止作业。4.待处理后方可再作业。三.甲醇中毒如何处理?甲醇为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略有酒精气味,分子量32.042,沸点65℃,溶点-971℃,比重0.792。蒸汽比重1.1,易与水和多数有机溶剂混溶。1.毒性:甲醇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由于甲醇蒸汽在水和溶液中的溶解度极高,故吸收后可迅速分布在人体内,在体内氧化缓慢,且排泄也慢,故有明显的蓄积作用。甲醇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痹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主要由于醇脱氢酶的作用,使甲醇在视网膜转化为甲醛

3、,能抑制视网膜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膜内不能合成三磷酸腺或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最后可产生视神经萎缩,严重时可致双目失明,另外,甲醇在体内的转化物(甲醛、甲酸)的累积以及甲醇在体内抑制某些氧化酸系统,抑制糖的需氧分解,机体代榭受到障碍,使乳酸和其它有机酸积累,可导致酸中毒。2.中毒表现:a.急性吸入中毒:常有8—36小时的潜伏期出现头痛、眩晕、肌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腰痛、烦躁不安、四肢湿冷、眼球疼痛,视物模糊,偶见腹泻,视觉损害,可迅速发展至失明,此时瞳孔散大或缩小,对光反应迟钝,以后则神经乳头萎缩,严重时可以出现心动过缓,酸中毒

4、,抽、休克等症状。b.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醇的工人,可表现以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也可有粘膜刺激和视力减退等症状。c.中毒急救:以一般急救措施和对症治疗为主,对急性吸入者,根据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早期给足够剂量的碳酸氢钠或乳酸钠以纠正酸中毒,有肯定疗效,注意维持电解平衡。视力障碍或眼底有病变时,可试用甘醇静脉滴注和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等措施以减轻颅内压,改善眼底血循环,并加速甲醇排液。3.预防措施接触甲醇的工人,操作岗位上应配备过滤式3型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直接接触甲醇,还应增发橡胶手套、靴、防护眼镜等个人劳动保护用

5、品,检修时应选用长管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并做好现场监护工作;凡视神经疾患,神经系统其它器质性疾患和显著的内分泌疾病,都是从事甲醇作业的禁忌症。四.一氧化碳中毒如何处理?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的气体,比重0.967,分子量为28.01,几乎不溶于水(0℃时100克水中只溶解0.0044克)其中毒表现为:1.轻度中毒: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颈部压迫及博动感,并易有恶心、呕吐、心前区疼痛或心悸四肢无力等,甚至有短暂的昏厥。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初期尚有多汗、烦躁、步态不稳、皮肤粘膜樱红,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进入昏迷状态。3.重度

6、中毒:迅速进入昏迷,昏迷可持续数小时或更久,可出现阵发性或强直性症状,有病理反射出现,常伴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肌紊乱或传导阻滞,高热或惊厥,皮肤粘膜或呈樱红色或苍白、紫。4.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泛力、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失眠、血压不稳定,对精细工作及时间距离的估计能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有时对心肌损害。5.中毒急救:迅速将中毒者脱离事故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解开领口,保持呼吸道畅通。一般轻度中毒者,吸入新鲜空气后经鼻管给氧后即可好转。对于昏迷者,立即给予输氧,以减轻缺氧状态并促使一氧化碳的排出,如有氧气苏生

7、器供抢救的,可用“自动肺”对重度中毒以及呼吸停止者进行强制自动呼气及吸气,患者自动呼吸恢复后即可改用“密闭口罩”给氧,注意氧含量调节环应调节在80%—90%的位置。给予氧气吸入的原则是“用得早,供气足,时间够”。6.防护措施:接触CO的生产工人,操作岗位上应配备过滤式5型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检修时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用长管式防毒面具或送风面具,特别是带压抽堵盲板和进塔入罐作业,必须做好监护工作。具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活动性肺结核,慢性心脏病,重度贫血,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者及孕妇,均不宜从事接触一氧化碳工作。五.二氧化碳中毒如何

8、处理?二氧化碳为无色气体,高浓度时略带酸味,分子量为44.01。比重为1.524,沸点-78.5℃(升华)20℃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8毫升。1.毒理:低浓度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高浓度有显著毒性的麻痹作用。二氧化碳透过肺泡膜能力较氧大25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