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蝶外传》教学设计

《凤蝶外传》教学设计

ID:19952536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凤蝶外传》教学设计_第1页
《凤蝶外传》教学设计_第2页
《凤蝶外传》教学设计_第3页
《凤蝶外传》教学设计_第4页
《凤蝶外传》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凤蝶外传》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凤蝶外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梳理凤蝶生命形态的几次变化,了解课文的时间说明顺序。    2.引导学生总结文学色彩浓厚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特点。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观察细致的特点和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2.引导学生模仿、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描写某类蝴蝶,提高科普类说明文的写作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从学习中感悟生命意识,理解人类与其他生物相互依存的重要性。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梳理凤蝶生命形态的几次变化,了解课文的

2、时间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观察细致的特点和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的时间说明顺序。    2.引导学生总结文学色彩浓厚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蝶恋花”、梁山伯驻英台“化蝶双飞”、蜂飞蝶舞、庄子化蝶,蝴蝶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多么美好的形象,那么蝴蝶到底有着怎样的生理习性呢?    (板书)凤蝶外传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梳理凤蝶生命形态的几次变化,了解课文的时间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观察细致的特点和语

3、言准确严谨的特点。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    董纯才(1905—1990),湖北大冶人。上海光华大学肄业。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编写《儿童科学丛书》,翻译世界科普名著,从事科普创作,写了《动物漫话》等作品。1937年到延安,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央教育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中央教育科研所所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等重要职务。致力于教材改革,20世纪30年代就参与编写过小学教科书和农民识字课本。解放后,组织编写小学教科书的工作,主编

4、《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终生笔耕不止,科普创作和翻译作品多达200万字。2.本文的说明顺序    课文是以时间为说明顺序的:    8月,凤蝶产卵。    产卵后7天,卵孵化出幼虫。随后幼虫钻出卵壳。几天后,幼虫开始蜕皮。一星期或10天后,幼虫第二次蜕皮。以后多次蜕皮,形态也发生很大变化。    9月中旬,最后一次蜕皮后,幼虫演变成蜢虫(蛹)。它无眼无嘴无翅无脚,退隐在蛹壳内。秋冬季节,蜢虫一直静伏在蛹壳内。    5月,蛹壳裂开,蜢虫变为有翅的凤蝶。夏天凤蝶在花丛中采蜜。    夏,凤蝶交配,雄凤蝶在

5、交配后死去,雌凤蝶怀孕。    夏,凤蝶产卵。    夏,凤蝶死亡。    课文是以凤蝶由生到死一个周期来说明凤蝶的生命历程的。之所以选择时间顺序,是因为凤蝶生命中各个阶段形态变化很大,运用其他的说明顺序不容易表现这样的特点。3.本文的说明方法    课文运用了多种具有文艺性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情趣盎然,引人入胜。如运用比喻说明:“一嗅到这香气,凤蝶就连忙去追寻来源,好像猎狗嗅出狐兔的气味一样。”运用拟人说明:“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运用对事物形

6、象和状态的描述说明:“却说凤蝶自从出蛹后,天晴的日子,大概都在花间过活。太阳上山之后,它醒来轻轻地挥动几下翅膀,盘旋一会,就起身去寻找百合花。”运用讲故事手法说明:“说起姬蜂,可真是凤蝶的死对头……只剩下一个空躯壳了。”当然,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不止这些,但是这样文艺性的说明方法比较突出,这也是课文有别于一般说明文的特点所在。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在语言上有哪些特色?    【明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风趣活泼、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文艺性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如描写凤蝶采蜜

7、:“好像洒了香水的娇嫩的女孩子一样,花儿散出迷醉蜂蝶的香气,凤蝶不禁得意忘形,在花上狂舞不息,最后投进了花的怀里。”花娇蝶舞之状,描摹得生动活泼至极。再如写幼虫破卵而出:“既然孵化成了幼虫,谁还高兴被关在那囚牢似的卵壳里呢尸诙谐风趣,充分表现出幼虫急切的心情。还有描写刚出蛹的凤蝶:“头上竖着一对像丝的触角,两旁是一对大眼睛。头下面卷着一个像钟表弹簧样的吸管式的嘴。在苗条的身体下面是六只细腿;背上装着两对绣着黄色斑纹的黑绒似的翅膀。”“竖”“卷”“装”等动词不仅描写准确,而且形象逼真。    2.【提问】本文

8、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明确】课文描写事物非常准确,不因文学色彩浓厚而失真,体现了科普作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如描写雌凤蝶产卵:“雌凤蝶发现这枸橘,非常高兴,因为这正是它现在所要找的树木。它停在一片新叶上面,把肚子末尾弯到叶子反面,生出一颗卵,卵就粘在那儿。这卵还不及粟米大,跟蚕卵相像,不过是绿色的,跟枸橘的颜色差不多。这就是一条小生命——雌凤蝶的没有发育成的女儿,未来的凤蝶。”虽然作者用拟人说明凤蝶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