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说课稿——姚丽萍[2]

纸船说课稿——姚丽萍[2]

ID:19957264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纸船说课稿——姚丽萍[2]_第1页
纸船说课稿——姚丽萍[2]_第2页
纸船说课稿——姚丽萍[2]_第3页
纸船说课稿——姚丽萍[2]_第4页
资源描述:

《纸船说课稿——姚丽萍[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创情境,感诗情,悟诗蕴———《纸船》说课稿王义贞镇初级中学姚丽萍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纸船〉〉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诗两首〉〉,这是一首冰心写的诗。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表现人间亲情。学习的重点是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训练朗读和圈点勾画重点语句。冰心的〈〈纸船〉〉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爱,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感悟、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母爱的认识,培养与家人的亲情,同时通过对诗歌特点的认识,让学生用诗句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基于〈〈诗两首〉〉中第一首诗歌的学习,学生对母爱有了一定的理解。根据以上要求和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2、2、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理解诗的内容、主题和表现手法。2)领悟母爱,体验人间亲情,感受美的熏陶。3、教学重点:理解诗的主题,品味诗中的情感。4、教学难点:领会诗歌是借助具体形象来抒发感情的方法,并在情境中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简单的表达训练。5、设计理念: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用真情打动学生的心灵。6、设计思路:采用“走近诗”“朗读诗”“探究诗”“体验诗”的步骤,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学习。二、说教法:初一学生大多爱表现自己,发言积极,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充分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接

3、受事物敏感的特点,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诱导他们学习。利用这一点可更好地调整课堂的气氛。初一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创设情境让他们走近文本,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通过“情境渲染,走近诗境;朗读练习,感知诗情;合作探究,体验特色;拓展延伸,深化体验”,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品析诗歌的方法,进一步感受亲情。三、说学法:1、读中悟,悟中读,逐步加深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认识。2、学生合作、探究诗的语言及写法上的特点。3、在了解本诗托物寓情的写作特征后,学会仿写短小的诗歌。四、说教学过程(一)情境渲染,走近诗境otherstaffoftheCentre.Duringthewar,Zhuwastransferr

4、edbacktoJiangxi,andDirectorofthenewOfficeinJingdezhen,JiangxiCommitteeSecretary.Startingin1939servedasrecorderoftheWestNorthOrganization,SecretaryoftheSpecialCommitteeAfterthevictoryofthelongMarch,hehasbeentheNorthwestOfficeoftheFederationofStateenterprisesMinister,ShenmufuguSARmissions,Director

5、ofNingxia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andrecorderofthe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Ministersand3首先出示幻灯片:世上有一种感情最深厚,这就是,世上有一种爱最伟大,这就是。让学生猜出“亲情”和“母爱”这两个词。然后再出示“烛光里的妈妈”(flash作品))稍后,在音乐背景下,教师深情表述:“世上有一种感情最深厚,这就是亲情,世上有一种爱最伟大,这就是母爱。无论你身处何方,你身上奔腾的,总是流淌不尽的母爱之水,今天我们就走进冰心的作品,来倾听她对母亲的诉说----------(幻灯片显示课题)

6、(初一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先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猜猜,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然后,在“烛光里的妈妈”的歌声和画面中进想象的世界,从而引起内心强烈的共鸣,同时,在音乐背景下教师深情的表述,带学生进入一个充满爱意的境界。上课伊始,课堂上就充满着对母亲浓浓的爱意,这样很自然地为课堂营造出一种感情基础,容易把学生引入到《纸船》的深情中去。)(二)朗读练习,感知诗情1、教师向学生介绍此诗的写作背景。教师配以忧伤的背景音乐《思乡曲》,并以缓慢抒情的语调介绍诗人写此诗的写作背景。2、我们学习诗歌有一个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朗读,先出现幻灯片,已划分诗歌的节奏、重音,让学生依据幻灯

7、片上的标识自由朗读,体会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听范读(flash作品)4、个别学生朗读,再由学生点评,说说自己处理节奏及重音的原因。结合范读和学生朗读,找出哪些地方读得好,有哪些不足,教师也可作示范朗读,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朗读时停顿、节奏、重音、情感等方面的指导。学生可能会从以下词语来评说自己对此诗的处理,若有些地方学生体会不出来,教师可作引导。如:“从不肯妄弃”:重读,表明对母亲的思念和深情由来已久。“留着,留着”:读得舒缓,表明对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