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近期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doc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近期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doc

ID:19962970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近期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doc_第1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近期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doc_第2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近期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近期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近期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明确血糖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入院静脉血空腹血糖水平,将3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以下两组:I组,血糖≤6.0mmol/L;II组,血糖>6.0mmol/L或既往确诊糖尿病者。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病例的一般临床特点,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II组与I组比较,以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

2、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糖代谢异常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空腹血糖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空腹血糖;心血管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发病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1-2]。根据流行病资料显示,高于60%的冠心病患者有异常的葡萄糖代谢。最近的研究集中在糖耐量异常与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预后的关系以及强化胰岛素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等方面,而关于急性心肌梗

3、死患者入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国内还较少[3]。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4年至2008年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长沙市第八医院心内科的患者628例,选取其中发病后24h内入院的3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排除炎症、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创伤、痛风、肾脏疾病等。否认近期应用激素史。310例患者中,男240例,女70例,年龄25~89岁,平均(62.59±11.87)岁。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2天晨起抽取静脉血空腹血糖,依据血糖测定

4、结果分为两组:I组172例:血糖≤6.0mmol/L;II组138例:血糖>6.0mmol/L或既往确诊糖尿病者。观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充血性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体克、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心血管事件均为患者住院期间所发生,每项事件以第一次发生为准,仅记录一次。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高血脂、入院时心功能情况、发病至就诊时间、心肌梗死部位、CK和CK-MB峰值、住院天数等。心血管事件包括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梗死后心

5、绞痛、心源性体克、心源性死亡。均依据心电监测或心电图及临床表现判断。严重心律失常是指频发室性早博、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1.3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使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各变量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3    2.1主要危险因素比较。  从表1知II组吸烟数较少、合并高血脂数较多。高血压例数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从表2知,梗死部位,除I组下壁发

6、生率(22.1%)高于II组(13.0%)外,其余部位的梗死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梗死部位比较  2.3两组心血管事件比较。  从表3可知,II组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高于I组。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回归分析    在表4中,分别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体克、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作为因变量,将空腹血糖、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高血脂、心功能(killip分级)、发病至就诊时间、心肌梗死部位、CK

7、峰值、CK-MB峰值、住院天数等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心功能(Killip分级)是心律失常、心源性体克和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非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被认为是一种应激反应,其反应程度与应激强度有关。国外报道,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比例为3%~71%。本研究中血糖较高者占44.5%。急性心梗引起的血糖升高,可能机制为:①AMI时可出现内脏血管收缩,胰腺血流量减少,胰岛

8、分泌功能障碍而产生高血糖血症和葡萄糖耐量降低。此外,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促进糖原降解,亦使血糖增高;②AMI引起急性内皮功能损害,内皮细胞损伤可引起胰岛素受体变化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血浆胰岛素浓度增高,并存在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减少,引发高血糖。由于心肌缺血得不到根本改善,使上述变化恶性循环。  血糖水平与首次心肌梗死后两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显著相关,这种相关性与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