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说明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说明

ID:19966159

大小:4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说明_第1页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说明_第2页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说明_第3页
资源描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说明一、指导思想1.发扬上海交通大学一个多世纪来优良的办学传统,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观念,使人才培养朝专才向通才、教学向教育、传授向学习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不断输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2.本专业是1998年由原暖通空调、城市燃气、建筑设备等专业整合而成的大专业。要重视学科发展中交叉、互补的内在联系,优化课程结构,抓好知识结构的综合与优化,使教学内容不断适应能源与动力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3.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

2、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原则下,强化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4.为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增加选修课门类和学生选课、选师、选时的自由度。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跨院、跨年级、跨专业选课;以及选修研究生的课程,以利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领域的工作,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

3、调试和运行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够在设计、研究、安装、物业管理以及工业企业等单位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三、基本要求1.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遵纪守法,热爱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高等数学(微积分与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方面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建筑环境学等方面的工程学科基础

4、知识。掌握电工学及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和自控的有关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及管理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专业知识与能力: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理论,掌握室内环境与设备工程的设计方法,具有设备测试、安装调试以及运行管理的能力,并了解设备开发的方法以及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建筑构造及建筑设计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制图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了解金属加工工艺及操作方法。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书刊,有初步的听、说、写能力。6.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四、学制与学位1

5、.本专业实行弹性学分制,但每学期(年)都必须修满最低学分,且总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2.按本培养计划的学习要求,修满本计划规定的最低总学分即可毕业,获本专业的工学学士学位。五、课程体系构成本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课、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前沿特色课程几部分构成。其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前沿特色课程主要包含工程热物理、力学与机械工程、建筑与环境工程等几大模块的有关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研究开发、运行控制以及管理方面的专门知识。突出专业课在学生应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6、的载体作用,突出计算机与控制技术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的应用。各模块的学分、学时安排和比例如下:课程类别必修课课内学时(学分)选修课学时(学分)占总学时比例人文社科198(11)108(6)11.1%公共基础720(43)432(24)41.6%学科基础863(51)216(12)38.9%专业课程160(10)72(4)8.4%总计1941(117)828(46)100%六、本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本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十二门: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暖

7、通空调、建筑自动化等。七、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上机安排本专业在教学中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尤其突出主干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上机安排见下表:序号名称周数学分备注1军训242教学实习(金工实习)463专业课程设计913.5其中上机>50学时4毕业实习465毕业设计(论文)1627其中上机>100学时6人均上机时间>3007人文、社科模块的实践教学>1628课程实验153学时小计3556.5八、课外实践活动安排与要求1.人文、社科模块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有统一的教学安排。2.学院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观现代化的企业与研究单位,参加社会实践、行

8、政管理,以利了解社会,理解社会,增长才干,拓宽视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