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浙江公考申论备考建议

2014浙江公考申论备考建议

ID:19991799

大小:4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2014浙江公考申论备考建议_第1页
2014浙江公考申论备考建议_第2页
2014浙江公考申论备考建议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4浙江公考申论备考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到成“公”吴时勇公考工作室2014浙江公考申论备考建议――吴时勇近期来,有很多考生及其家长来电咨询有关《申论》考试培训和复习事宜,对此我深感欣慰,这说明大家对这次考试是重视的,而且是用心准备的。我认为考生能提出一个问题,就离成功的站点靠近了一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复习效果,对每一位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在复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申论考试的成绩,下面,我结合近几年考试情况和大纲要求与大家谈谈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一、关于如何选择培训机构:对于这个问题,经常有考生家长打电话问我,到什么地方培训好,哪个培训机构好等等,要正面回答确实很难。目前社会上培训

2、机构到处都是,牛吹的都很大,但究竟效果如何,只有考生培训、考试后才能证实。据我了解,地市级以下大多数培训班是挂靠某某知名的培训机构,讲课老师由挂靠机构统一安排,由于公务员培训很火爆,知名的老师一般不来地市级以下培训班授课,来的大多数是较年轻的老师。新入职的培训师,每人发一本教材,跟学生报班时发的是一样的,只发给他们每人一个视频帐号,观看名师课程,没有参考书,也无经验,更谈不上对申论考试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就这样被派到基层培训班讲课。至于应该怎样授课、学生有问题怎样解答、应重点掌握的内容等等没有明确要求,可想而知效果自然也就不会很好(个别好的老师例外)。据一位公务员培训师介绍,在公务

3、员培训界,二年以上工作经验便可以称为资深,工作一年便可以说是老人儿了,因为培训师工作压力大,流动性很强,留人较难。因此,我个人认为,要参加公务员培训还是到知名培训机构培训(如中公、华图),报名前要了解下授课的老师,不要盲目报班。二、关于如何熟悉考试内容:根据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大纲规定,今年我省公务员考试内容分综合类和基层类,综合类笔试科目为《申论》(A卷);基层类笔试科目为《申论》(B卷)。我们县级市考试类别为基层类(B卷),为此专门就申论B卷分析如下: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

4、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公考超市群:113879091事业考试群:284330570面试园地群:95604725Http://blog.sina.com.cn

5、/ragwy马到成“公”吴时勇公考工作室  申论B卷主要是通过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从能力要求上来看,B卷不考察综合分析和提出问题能力。通俗的说,B卷要求的能力更加偏向执行和解决问题,突出了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性质,结构简单、突出对策,写作中需要考生从基层公务员的角度来写文章。所以我们在复习时一定要有所侧重,做相关模拟试卷时必须突出重点,有针对性、选择性做题(考察综合分析和提出问题能力的题目了解就可以了)。从近几年浙江省考申论真题来看,申论考试内容基本是三大题模式:“全面概括+对策拟制+

6、作文”,这三种题型的大框架始终未变,对策类问题的突出性也一以贯之。但如果认为浙江命题不会有任何创新就错了,创新是浙江命题的风格,我认为浙江申论命题的形式和内容不会进行颠覆性的突变,相对国考会容易些,但也会有一定幅度的变化和创新,这种变化会来自国考的示范,极有可能借鉴国考新题型(2014年国考出现了写调查报告、短评等富有新意的题型),推出相关的题材,不过浙江命题人员有其特有的审慎务实,或者是对考生心存仁厚,选择、借鉴国考中难度过高的题型可能性不大。建议大家复习时要先熟悉一下近几年省考和国考申论真题,透彻理解材料内容,熟练掌握题型特点,结合浙江省情和考试大纲,挑选高度仿真的模拟题,进行

7、系统练习,有针对性的做好复习。三、关于如何提高复习效果:一是多看材料。要读懂材料和驾驭材料,才能准确的捕捉到材料的核心、材料的主旨、问题的关键、标准得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做到三“看”:一要看懂,能正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字面含义,特别是一些理论政策或专业词汇的相关表述。二要看透,能抓住给定资料背后的观点和本质,特别是命题人隐藏在材料背后的意图、主旨或精神。三要看准,几千字申论材料,不是要求考生对每个字都仔细看一遍,而是要有选择的进行阅读,能够巧妙恰当的将给定资料中与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