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复习教案

ID:20006574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复习教案_第1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复习教案_第2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复习教案_第3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复习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复习教案高三语文赵文军【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技巧的命题特点。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方法】讲授、练习、归纳【教学过程】一、感受真题:1.学生做10年浙江高考题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2.对照答题标准,给自己的答案判分并分析失分原因。【参考答案】2

2、2.运用拟人手法,请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22.答出拟人手法给1分(答“情景交融”也可),答出“愉悦心情”给1分(“闲适”“淡泊”“旷达”也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手法1分。【答题示例1】22.运用拟人手法,将“云”“月”拟人化,欲留云来共眠,正逢月来寻我,生动新颖,写出作者面对定林美景的愉悦心情。得分:3分分析:手法1分,分析1分,情感1分。答题示例2】22.借助云、月等意象,营造了宁静清新的意境,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道出作者罢官后的孤独无奈。得分:2分分析:手法给1分,

3、分析准确给1分,情感分析错误不给分。4【答题示例3】22.借景抒情,借助云、月等意象,烘托作者的孤独寂寞。得分:1分分析:手法给1分,其他不给分。二、答好此类题要求1、读懂诗歌2、知识储备3、答题规范三、【把脉高考】诗歌表达技巧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得分率不高。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归纳,我们发现在诗歌鉴赏的五个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得最少,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四、【备考策略】(一)、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艺

4、术特色)。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表达效果?(二)、知识储备: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提高得分率,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一般可以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一)、抒情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2)、托物言志(又叫借物抒情)(3)、托物寓理(4)、叙事抒情(5)、用典抒情:(6)、借古讽今(二)、描写手法: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以乐景衬哀情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诗歌中的“

5、虚”包括以下三类:4(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2)、已逝之景之境。(3)、设想的未来之境。诗歌中的“实”。3、动静结合4、正侧面结合(三)、修辞手法:1.比喻2.借代  3.比拟 4.夸张  5.对偶  6.反问  7.设问  8.双关9.对比10.比兴(三)、解题技巧:1、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2、答题步骤: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

6、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考题范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五、练习【高考真题】1.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4(元)王 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①萼:花萼。这里指

7、花瓣。(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2分)(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09安徽卷)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1)、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9福建卷)江行[宋]严羽暝色蒹

8、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