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ID:20022657

大小:16.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_第1页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_第2页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_第3页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_第4页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作为语文教师,写教学反思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了,只有写教学反思,我们才会发现在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在哪里,然后总结归纳,提出更好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进步。这是我写的是课文《边城》教学反思日志。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中长篇小说,课文节选了有关端午节翠翠巧遇傩送、大佬等人物的场景,语言朴实,韵味无穷。然而在学习过程中我的心头却萦绕了深深的痛。  首先,激趣阅读就没有达到预定效果。自认为是小说所以在设置时给了简介,给了背景介绍,给了作家作品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自读。但课上我发现阅读效果不好。  其次,导学目标不够具体。我们的学生已经是高一的学生了,我认为

2、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已形成,故给了综合鉴赏题(品味语言)。结果在审题上又有学生吃亏。  最后,课上教师导学过程不够灵敏。课上发现问题虽及时停止了继续学习,但未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致此课师生收益都不大,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虽然在第三课时及时调整了学习方法,但该导学课实施过程的缺失却至今让我耿耿于怀,我怀疑自己所做的努力,我怀疑自己的教学理念。可是学生的读书习惯却让我痛上加痛,他们告诉我:老师即使你说得再好,我们也不可能读这样的文字,它离我们太远了。找到了根我才释怀,我知道我依然缺了一样东西:应该平实地带领他们穿行于语文学习中,而不是凭感性。  今天我们师生都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都能心态平和

3、的阅读和学习了。我注重教学过程的每一步实施,学生注重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咬文嚼字已经成为目前我们学习语言的一个法宝。  现在看到学生的时步,我也心慰了。课文《边城》教学反思日志暂时就是这样了,通过这次的教学反思,我相信对于其它课的教学是有所帮助的。  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题目: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4、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系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四之《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  第一节内容。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理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区别。  二、学生分析  高中生处于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探究能力而且易于接收新事物。但他们不能全面认识事物,看事物只会停留在表面,不易抓住事物的本质,再加上哲学枯燥难懂,所以,需要教师运用现代信息媒介把晦

5、涩哲学生动有趣,给予正确引导让他们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把握可能不够全面、准确和理性。  三、教学策略  贯彻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让学生感受到哲学比不是哲学家的事,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爱智慧之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理解发展的实质,能够区分哲学上的新旧事物;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多媒体,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

6、,理解哲学道理过程化、自主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  而上学的静止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难点:发展的实质  六、教学过程  2.问题:结合你们课前的调查资料和观看以下视频看那个小组能找出世界有哪些事物是发展的。  播放视频:生物进化论  3.学生小品表演:电脑算命PK传统算命  通过小品让学生理解把握新旧事物的本质,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老师加以点拨,然后在做题加强巩固,突破本框难点——发展的实质。  4.知识点小结。学生自己总结,老师补充。  5.集体朗诵诗歌《我相信》,不仅仅学习本框知识,而且用发展观

7、指导学生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以本诗歌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七、教学反思  1运用现代信息媒体运用网络资源,让知识生动具体,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带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探究合作还有小组荣誉,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但也容易促发小团体思想,老师要加以引导。  3这个课堂贯彻了以人为本思想,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显现,学生思维和课堂都活跃,这就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准备更高。  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