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第二部分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ID:20028843

大小:1.39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08

第二部分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_第1页
第二部分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_第2页
第二部分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_第3页
第二部分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_第4页
第二部分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钢-混凝土组合梁及组合楼板第二章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2.1概述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将压型钢板与混凝土通过某种构造措施组合成整体而共同工作的受力构件。(一)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具有的优点:1、压型钢板轻便,运输、存储、堆放和卸载都极为方便,易于铺设,安装时间短,节省劳动力。2、压型钢板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承载力,能承受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重量,有利于推广多层作业,加快施工速度。3、压型钢板可作为楼板的受力钢筋,节省钢材。4、压型钢板的凹槽边于铺设电力、通讯、通风、空调管线,还能敷设保温、隔音、隔热材料,也便于设置顶棚和吊顶。(

2、二)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类型有:1、在压型钢板上设置压痕,以增加叠合面上的机械粘结,如图(a)2、改变压型钢板截面形式,以增加叠合面上的摩擦粘结,如图(b)3、在压型钢板上翼缘焊接横向钢筋,如图(c)4、在压型钢板端部设置栓钉连接件,以增加柱和板端部锚固,(d)§2.2组合板的内力计算组合板内力分析的几个问题①局部荷载作用:式中:—荷载分布宽度;—压型钢板肋顶以上混凝土般的厚度。—地面饰面厚度;压型钢板组合板的有效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受弯计算时简支板:连续板:式中:—集中荷载在组合板上的分布宽度;—组合板的跨度;—荷载作用点至组合板支座的较近距离,当

3、跨内有多个集中荷载作用时,应取产生较小的相应荷载作用点至较近支承点的距离。2)受剪计算时②各向异性压型钢板组合板单向板:双向板:有效边长比定义如下:式中:—般的各向异性系数,—组合板强边(顺肋)方向的跨度;—组合板弱边(垂直肋)方向的跨度;—分别为组合板强、弱边方向的截面惯性矩(计算时,仅考虑压型钢板类定义上的混凝土厚度。③支承条件双向板支承条件,按如下情况确定:周边为固定边:当计算的组合板与相邻连续、且跨度大致相等。周边为简支边:当组合板上浇铸的混凝土不连续、或相邻跨度相差较大时。§2.3施工阶段压型钢板的设计在施工阶段,压型钢板作为浇注混凝土的底模,应对其强

4、度和变形进行验算。压型钢板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式中:—弯矩设计值;—压型钢板抗压强度设计值;—压型钢板截面低抗矩。受压区受拉区取较小值式中:—单位宽度压型钢板对截面重心轴的惯性矩;—受压翼缘的有效计算宽度;—压型钢板厚度;—压型钢板从受压翼缘外边缘到中和轴的距离;—压型钢板总高度。压型钢板在施工阶段,还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挠度验算。当作用有均布荷载时有:简支板:两跨连续板:式中:—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压型钢板弹性模量;—单位宽度压型钢板的全截面惯性矩;—容许挠度,取L/180及20mm中的较小值;—压型钢板跨度。§2.4使用阶段组合楼板

5、的设计一、组合楼板的破坏模式:1、弯曲破坏:2、纵向剪切破坏:3、垂直剪切破坏:二、组合楼板设计计算: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当塑性中和轴在压型钢板上翼缘以上的混凝土内,即时:式中:—组合板受压区高度,当时,取;—组合板的有效高度,即从压型钢板重心至混凝土受压边缘的距离;—压型钢板截面应力合力至混凝土受压区截面应力合力的距离;—压型钢板肋间距;—单位宽度内压型钢板的截面面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当塑性中和轴在压型钢板内,即时:由由式中:—塑性中和轴以上的压型钢板面积;—压型钢板受拉区截面拉应力合力至受压区混凝土板截面压应力合力的距离;—压型钢板受拉区截面拉应力

6、合力至压型钢板截面压应力合力的距离;2、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组合板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组合板一个波距内斜截面最大剪应力设计值;—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3、纵向抗剪承载力计算式中:—组合板的简跨(mm),一般可取Lv=M/N,对均布荷载下的板可取为板垮的1/4;—组合板的平均肋宽;—压型钢板的厚度(mm);—组合板的抗剪承载力(kN/m);—组合板的纵向剪力设计(kN/m);—剪力粘结系数,由实验确定,可参考下列数值:、、、组合板在达到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时,纵向剪力设计值为:4、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组合板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冲切力为V1,应满足下式要求

7、:式中:—临界周界长度,如下图。—压型钢板顶面以上的混凝土计算厚度。5、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