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灌区认识实习指导书

漳河灌区认识实习指导书

ID:20035233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9

漳河灌区认识实习指导书_第1页
漳河灌区认识实习指导书_第2页
漳河灌区认识实习指导书_第3页
漳河灌区认识实习指导书_第4页
漳河灌区认识实习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漳河灌区认识实习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漳河灌区认识实习1、实习的目的和任务认识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为学习专业课程(如灌排工程学、水工建筑物、水泵及泵站等)及专业基础课程(如水力学、结构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等)打好基础。本次实习的任务是通过现场参观漳河灌区,了解灌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思想(如灌区水利工程的作用、渠系的整体布局,等);了解灌区工程的组成及功能(如水源工程、渠系、田间工程,等);了解灌区渠道、水工建筑物的类型、作用和特点;了解灌区的管理方式。3、实习日程安排第1天:由学校抵达漳河灌区管理局,做好实习的各项具体准备。第2天:上午听取管理局工程技术人员介绍灌区工程总体情况;

2、下午参观水库枢纽工程;第3天:参观总干渠、灌区渠系及配套水工建筑物闸门、渡槽、田间工程;第4天:参观团林实验站、泵站;第5天:参观灌区管理信息中心;4、漳河灌区简介漳河灌区位于江汉平原西部,东抵汉江,西迄沮河,南抵长湖,北接宜城,地地跨湖北省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荆门、荆州、宜昌三市,是湖北省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灌区南北长约92km,东西宽约60km,自然面积5543.93km2,设计灌溉面积为260.52万亩。5漳河灌区是典型的长藤结瓜系统,其水源的水源工程包括灌区内部的众多塘堰和小型水库,以及渠首的漳河水库。在灌溉方式上优先使用塘堰水,然后使用灌区内部的小型水库的来水。若灌区内部的水

3、量不足,则通过总干渠向漳河水库要水。漳河灌区工程包括渠首水源水库、渠系及渠系建筑物、田间工程和灌溉实验站等部分。4.1枢纽工程漳河水库位于漳河流域,是一个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城市供水、发电、水产、航运、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水利工程。水库由观音寺、林家港、王家湾、鸡公尖等四座水库,通过清静庵、黄家塝、姚家冲三段明渠串联,形成水面相通的大型水库。枢纽布置具有死水位高、工程分散、跨流域引水、分散泄洪、水库群联合运用等特点。漳河水库防洪标准采用500年一遇洪水设计,当地最大可能最大洪水保坝校核,水库工程为Ⅰ级。水库总库容20.35亿m3,其中观音寺水库12.29亿m3,鸡公尖水库8.06亿

4、m3。调节库容9.24亿m3,防洪库容3.43亿m3,共用库容0.94亿m3。死库容8.62亿m3。枢纽工程分布在水库东南部30公里范围内,由挡水工程、输水工程、引水工程、泄洪工程组成。观音寺与鸡公尖两大水库之间,有林家港坝和王家湾坝,坝高为25.5米,位于水库东南侧,西起鸡公尖,东至烟墩集还有近10公里的副坝,最大坝高15.7米。这5处大坝总长12822米,除副坝为均质坝外,其余均为粘土斜墙多种土料组合坝。输水工程,又称输水明渠。这是联通观音寺与鸡公尖两库形成水库群的输水渠道,有清静庵明渠、黄家港明渠和姚家冲明渠组成,全长5500米,设计最大输水能力3000立方米/秒。引水工程共有8处

5、。观音寺枢纽有2处,为电站进水闸,其它6处为灌溉进水闸,其中烟墩闸是漳河水库最大的灌溉引水闸,亦称总干渠进水闸,是漳河水库通往灌区的咽喉,底宽20-24米,设计流量110立方米每秒,加大为121立方米每秒。马头砦溢洪道位于观音寺大坝右岸,4孔,每孔宽12米,闸门高511.5米,设计泄量2734m3/s,校核泄量3683m3/s。陈家冲溢洪道位于观音寺大坝左岸,5孔,每孔宽12米,闸门高10米,设计泄洪量3425m3/s,校核泄量4619m3/s。崔家沟溢洪道为非常溢洪道,非常使用时破坝泄洪,宽90米,最大泄洪量2500m3/s。漳河水库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1959年2月完成大坝工程

6、并开始蓄水,1959年夏天转入总干渠施工,十万民工经过一年时间的紧张劳动,于1960年夏初步开通试水,当年灌溉了3万亩农田,此后经过逐年的扩大、配套,于1967年达到设计灌溉面积。4.2渠系及渠系建筑物灌区渠道分为总干、干、支干、分干、支、分、斗、农、毛渠等九级,共13990条,总长7167.56km。渠系上建有渡槽、隧洞、各类节制闸、分水闸及跌水等大小建筑物16061座。灌区内建有中、小型水库314座,总库容8.45亿m3,其中兴利库容4.90亿m3,有大小塘堰81595口,蓄水能力1.9亿m3(复蓄指数1.5)。在灌区的中、下游沿长江、汉江、长湖一带建有200kw以上电灌站83处,总

7、装机81181kw,设计提水能力131.4m3/s,上述工程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以漳河水库为骨干,中、小型水利设施为基础,电灌站作补充的大、中、小相结合,蓄、引、提相配合的水利灌溉网。4.3团林灌溉实验站灌溉试验站是为灌区科学用水管理提高可靠资料,是灌区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灌溉实验站站址的选择应该有代表性,同时要求交通方便,便于开展工作。团林灌溉实验站位于荆门市城南20km的团林镇,于1963年建站并开展灌溉、排水等试验。实验站占地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