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逻辑与灌区农户灌溉行为分析_基于中国漳河灌区微观数据的研究

集体行动逻辑与灌区农户灌溉行为分析_基于中国漳河灌区微观数据的研究

ID:34424350

大小:512.7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6

集体行动逻辑与灌区农户灌溉行为分析_基于中国漳河灌区微观数据的研究_第1页
集体行动逻辑与灌区农户灌溉行为分析_基于中国漳河灌区微观数据的研究_第2页
集体行动逻辑与灌区农户灌溉行为分析_基于中国漳河灌区微观数据的研究_第3页
集体行动逻辑与灌区农户灌溉行为分析_基于中国漳河灌区微观数据的研究_第4页
集体行动逻辑与灌区农户灌溉行为分析_基于中国漳河灌区微观数据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体行动逻辑与灌区农户灌溉行为分析_基于中国漳河灌区微观数据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12期财经研究Vol132No1122006年12月JournalofFinanceandEconomicsDec12006集体行动逻辑与灌区农户灌溉行为分析———基于中国漳河灌区微观数据的研究3马培衢,刘伟章(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文章以漳河灌区农户灌溉行为的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论证了农户灌溉行为受大水利渠系状况、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基本用水保障率和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验证了文章提出的理论命题。研究结果显示,在优先考虑基本用水保障率较高的灌溉方式的前提下,农户会选择一种灌溉费用最小的灌溉方式;责权明晰的水利设施

2、管理制度有利于灌溉用水费用的节约,催生了农户自主治理灌溉事物的行动;受制度环境和自身资源禀赋约束,农户灌溉事务集体行动只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文章认为,渠系状况的改善,水利设施治理制度的明晰,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的增强是农村水利和谐发展的关键。关键词:农户灌溉行为;交易特性;集体行动;治理制度;资源约束中图分类号:F06216;F323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9952(2006)11O0005O12一、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水旱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之一,水利灌溉的兴衰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建成万亩以上灌区935800处,机井、塘坝均以百万

3、计,年供水能力约500×10m,有效灌溉面积达62到5613×10hm(刘宁,2005),这在保障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大多数灌溉工程建于20世纪50~60年代,技术标准不高,配套设施没有完全跟上,尤其是经多年的运行,大多数灌溉设施老化毁损;又因近年来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和“一事一议”的农村水利筹资筹劳方式,导致灌区末级渠系的养护投入严重下降,管理流于形式,渠系输水效率严重下降,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14~0145。从大中型灌溉工程(以下简称大水利)取水的实际成本攀升,使得其实际灌溉面积严重萎缩。而与此同时,农户自建小型水利设施(以下简称小水利)遍地开花,而且

4、有进一步挤占大水利的趋势(罗兴佐,2006)。农村灌溉集体使用大水利的合作行为正逐步向农户自组织小水利的收稿日期:20062062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交易效率和契约选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06BJY088)作者简介:马培衢(1969-),男,河南商丘人,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伟章(1974-),男,湖北云梦人,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华南农业大学讲师。·4·马培衢、刘伟章:集体行动逻辑与灌区农户灌溉行为分析个体灌溉行为演化。那么,哪些因素决定着农户的灌溉行为选择,农民转换水利灌溉方式的内在诱因是什么?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此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出现

5、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贺雪峰(2003、2006)、罗兴佐(2006)认为供水单位市场化运作、国家和乡村行政权威退出农田水利的组织管理,导致供水单位与农户在供水关系上的断裂,进而诱生农户的自组织小水利行为。唐忠(2005)指出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缺位,无形之下将一部分本应由国家负担的职能转嫁给了农民是农村水利衰退和无序的根源。谌芸(2005)认为供水单位的用水计量和管理制度满足不了分散农户的差异化需求,导致农户只好自组织小水利灌溉。国外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美国政治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1993、2000)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在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之外

6、发展了一套自主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户灌溉行为。日本学者青木昌彦(2001)通过对公共灌溉系统修建的博弈分析指出,排除“搭便车”者的困难是集体行动困境的根源。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分析缺乏中国数据的佐证。综观既有研究,主要是采用社会学或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宏观层面探讨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政策、土地制度、乡村文化和治理环境等对农民灌溉用水模式的影响。从微观层次,特别是对农民灌溉活动的内在机理进行实证的成果则极其少见。对于农村灌溉系统和农户灌溉行为面临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理解和解决思路。本文认为,深刻解读农户灌溉行为应该从农户所面临的内外部约束条件出发,以大量微

7、观系统数据的实证研究为根基,探究其行为的经济制度根源和内在机理。为此,本文在借鉴相关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探寻本文的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经验提出了基本理论命题;并在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农田灌溉区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抽样法和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农户灌溉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从微观层面揭示了中国农民灌溉行为选择的真实机理,试图为探求农村水利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提供基于中国经验的独特视角。二、相关理论分析与基本命题的提出(一)相关理论分析。11集体选择理论。1995年曼瑟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指出,在追求集体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