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压力与应对措施

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压力与应对措施

ID:20037916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上传者:U-991
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压力与应对措施_第1页
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压力与应对措施_第2页
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压力与应对措施_第3页
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压力与应对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压力与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压力与应对措施花汝芹(江苏省江阴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室214421)【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减轻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各种压力。方法: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心理调查,对心理压力给护士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要善于调节,控制自身的不良心理反应,解除心理压力。结论: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有效减轻了各种压力,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社会需求。【关键词】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压力【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112-0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牛.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护理行业的职业压力与H倶增,国外学者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研宄表明,护士人群的身心健康很不乐观,危害护士身心健康因素普遍存在[1]。急诊护士护理对象为急、危、重症患者,由于急诊护理工作性质及特点决定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使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不仅影响护士身心健康,还影响护理职业的长远发展。急诊科为医院的窗口,是救死扶伤的前哨阵地,涉及多个学科,情况复杂多变,置身于其中的护士时刻都要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这种情况在基层医院表现得更加明显。目前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1.人员配置不足人员配置不足是直接导致工作量增加和休息时间减少的主要原因。据卫生部最新调查显示,全国696家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与床位的比例平均为0.33:1,最低为0.26:1,尚未达到卫生部1978年规定的标准,即护士:床位为0.4:1,而国际上一般为1:1。因此人员配置不足是主要原因[2]。这种现象在基层医院尤为多见,木院的急诊科担负着江阴地区城东片的急、危、 重病人的主要抢救任务,另设住院病床25张,急诊留观病床9张,门诊病人输液、抽血、注射也安排在我科,急诊科共有护士16名,因此人员不足直接导致护士的工作量成倍增长。1.环境设施不完善我们医院的急诊科是病房改建的,硬件设施也比较陈旧,缺乏报警装置和保安监控系统,布局不是很合理。仪器、设备配置不足,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2.社会压力救护车经常送昏迷、醉洒、打架斗殴、无陪病人,急诊护士会对他们开放绿色通道,实行先救治后挂号,家属来了之后往往拒绝交费,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导致情绪低落不ft心理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愈来愈高,医疗纠纷愈来愈多,而护士首当其冲成为病人投诉的对象。急诊工作人员在众多急诊病人中往往难以满足病人家属的种种需求,所以护患矛盾的矛头直指护士,直接造成护士严重的心理压力。3.人际关系复杂急诊护士工作不仅要与医院各部门、各级别的人员打交道,更要面对来自社会各阶层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教养的病人及家属,缺乏充裕时间沟通,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其至引发护患纠纷,特别是护患冲突,它涉及双方的权益、健康和经济问题以及人格和法律责任[3】。在基层医院,病人对医护人员素质的认可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往往认为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责备、打骂医护人员理所当然,因此在诊治过程中,医患双方缺乏一种地位平等的交流平台,对医护人员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4.急诊科性质特殊医护工作是24h运作的,护士更是8h轮转倒班,长期紧张的工作和无规律的休息使得他们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一种疲惫状态,这种疲惫状态不仅使护士失去工作热情,还影响护士的日常生活[4】;护士又以女性为主,许多护士面临怀孕、生育和家务的闲扰;而且护士待遇低,往往低于社会工薪阶层的平均待遇,这样护士不仅牺牲了生活,还得不到相应的补偿,造成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抵制情绪。应对措施:1.增加急诊室人员编制适当增加急诊室护士人数,减轻工作负扪。 合理的排班、适当的压力是调动人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奋利于缓解身心疲劳,驱除紧张心理,稳定情绪,但超过人们承受能力的压力则会降低活力和发展的信心[4】,因此,护理工作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护理工作的劳动强度,增加适当的人员配置,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吋间,保证足够的睡眠,在解决人员编制基础上试行弹性排班,这也是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基本手段。1.加强护士心理素质培养,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己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应给予高度重视,否则将影响护理事业的发展。处理垂死与死亡病人带给急诊护士的心理应激可实施自我调节;开设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课程;建立有效的疏导机制,冇意识地培养自身对应激的适应和应对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对年轻护士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最终使护士能够拥有良好的情绪状态。2.强化"三基"训练,提高护士的操作与应急能力加强急诊科护士的专业化、规范化培训,熟练地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方法。如:心肺复苏术;呼吸机使用;洗胃;气管插管,制定系统理论培训计划,提高急救和操作技能,使自己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突发事件,疑难杂症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赢取时间,挽救生命,减轻精神压力,减少身心疾病[5]。基层医院护士大多为大中专学历,本科学历极少,医学理论知识有限。不定期组织1一2名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外院交流,吸取经验,开拓眼界,冋院后在科室详细传达与指导。3.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中努力营造和谐、愉快、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同事支持系统。加强噪卢管理意识,做好各种仪器的保养和维修,尽量减低监护仪的声音,减少报警发生率,救护车到院吋,及吋关闭警铃以减少噪音污染,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要轻,减少人员走动,保持室内安静,同时注意对工作人员作息调整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通过营造各种宽松的环境使护士长期积累的心理压力有机会得到释放,以保持心理平衡,从而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结论急诊科是综合性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窗U,是医院对病人24小时开放的生命之门,这不仅需要医生的果断和冷静,更需要护士的紧密配合。医院管理者首先应该尊重护士人格和尊严,承认每一个人的贡献,使其相信自己的能力,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干,在护理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护理质量与服务水平。其次应关爱护士,重视与护士的交流和沟通,广泛、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建议,了解护士的压力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真正解决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在科室中感到家庭般的温暖,从而鼓舞士气,缓解心理压力。参考文献:[1]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2]王群.临床护士工作冲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2):732734.[3]蔡忠艳,王建,徐玉华,等.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绩效的关探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6)354-356[4]席惠君.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缓解[」].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2):8889.[5]孙宏玉,郭光霞.县级医院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3,3(4):10-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