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教案及反思过程

《风筝》教学教案及反思过程

ID:20044418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7

《风筝》教学教案及反思过程_第1页
《风筝》教学教案及反思过程_第2页
《风筝》教学教案及反思过程_第3页
《风筝》教学教案及反思过程_第4页
《风筝》教学教案及反思过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筝》教学教案及反思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风筝》教学教案及反思过程《风筝》教学教案及反思过程《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过程  冷水江市七中刘光华  冷水江市教科所李松祥邮编:417500  一、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而本文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前可布置学生从网上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以便课上交流。“网络资源促进中学生阅读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在本校已进行了半年,因此学生大多能从网上快捷地获取资料。 

2、 运用多媒体手段激情引趣,以情感角度切入,运用“复线并行”的结构组织教学,“说”、“读”、“演”、“解”,将多种能力的训练渗透其中。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解放其思想和个性,改变以接受为主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或完成角色

3、互换,直白内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同时,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审美的重塑与提高。  课前准备:  学生:  ⑴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划出难解词句,并制成的问题卡片。  ⑵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制成卡片,准备交流。  教师:  ⑴制作多媒体课件。  ⑵广泛搜集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教学步骤(本课设计为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电脑课件展示:儿歌m

4、tv《三月三》(苏红演唱)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有声有形,唤起美好回忆)  2、学生用美的语言描绘自己放风筝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  4、电脑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对照资料卡片,自由朗读,初步了解鲁迅。  (二)整体感知。  1、课件展示,课文配乐配图朗读。  2、复述故事,注意记叙的要素。  3、课件显示问题组:写了哪两件事?为什么“我”不让小兄弟放风筝?事隔二十多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针对学生的复述内容提问,进一步

5、感知全文。)  (三)合作探讨  1、以合作学习小组(每组4-5人)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进行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引导、点拔、补充。  2、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尚未解决的难题在老师的启发下集体解析,深入理解。  3、课件展示部分参考答案。  (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四)深入理解  1、自主品析、研讨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分析鉴赏,老师当好穿插引导的中介,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对他们的见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

6、扬。)  2、合作表演  (通过表演、了解人物,理解内容,为感悟主题做准备)  3、感悟主旨  ⑴本文意蕴丰富,可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  ⑵想象虚拟空间,穿越历史,与文中人物对话,加深主题的理解。  (五)课外拓展  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  2、练笔(文后练习四)  二、精彩片断  师:自由朗读第3、4段,说说小兄弟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说明他酷爱风筝。  生:“惊呼”、“跳跃”说明他天真活泼。  师:这里还可以看出他热切向往放风筝。  生:“

7、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害怕兄长,软弱,胆小。  生:他做蝴蝶风筝说明他心灵手巧。  生:“多病,瘦得不堪”说明小弟体弱多病。  师:“体弱多病”该怎么办?  生:该多照顾。  生:该多锻练,比如说去放风筝。我爸爸是医生,他说多参加户外活动,能提高抵抗力,对健康有益。  师:大家说得好极了,谁能总结一下小弟的形象特点?  生:天真、活泼、聪明、瘦弱。  生:可爱,……又可怜。  师:为什么说可怜?  生:他身体不好。  生:我觉得最可怜的是他痴迷风筝,却只能“呆看着”,而且“苦心孤诣”制作

8、的风筝却被残暴地毁掉了。  师:说得真精彩,文章越是把小弟写得可怜,就越反衬了“我”感情重负的力量。那“我”在这部分里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古板,连看风筝都认为“可鄙”。  生:粗暴、野蛮、残酷。  生:非常专制,凶神恶煞。  生:我不同意用这些词,因为作者只希望小弟读书,不玩风筝,他是为小弟好。  师:“我”是风筝的毁坏者,更是精神的虐杀者。因为“我”毁掉的不只是一个风筝,更残酷地扼杀了儿童好玩的天性。虽然他的立场是好的,结果却很糟糕,我说的这些大家同意吗?  生:我也觉得他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