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产程及产程中常见问题处理

观察产程及产程中常见问题处理

ID:20056289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7

观察产程及产程中常见问题处理_第1页
观察产程及产程中常见问题处理_第2页
观察产程及产程中常见问题处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观察产程及产程中常见问题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观察产程及产程中常见问题处理整个产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四大因素缺一不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因素。在第一产程过程中,产道,胎儿及精神因素为主要。在第二产程过程中,产力及精神因素为主。在整个产程过程中,精神因素始终伴随。所以,对于宣教,增强其孕妇的自信心尤为重要。本人以为在严密观察产程过程中,也是孕妇与助产士密切配合的过程。第一产程是孕妇有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的过程,这一过程要视宫缩的情况可适当的应用缩宫素来加强宫缩,应用宫缩素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静点缩宫素的适应症。适度调整缩宫素的剂量和速度。避免宫缩过强。发生宫缩过强时,及时报告医生,采

2、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要密切观察胎心变化。在观察宫缩及胎心过程中,可应用胎心监护仪。如出现缺氧状况时,嘱左侧卧位,给予吸氧,必要时应用碳酸氢钠,同时要向上级医生报告。对于胎膜早破,胎先露未固定的孕妇嘱卧床休息,抬高臀部。至无菌会阴垫并定时更换。严禁自由走动,严密观察胎心、胎动及宫缩情况。对胎先露未入盆,胎位异常,羊水过多者。临产时应卧床,减少不必要的肛门及阴道检查,破膜立即听胎心。人工破膜时应避开宫缩,应在宫缩间歇时进行。防止羊水栓塞的发生。这期间要给予孕妇清淡易消化的饮食。要注意及时排尿,以免影响胎头下降及尿潴留的发生。同时,要备皮,灌肠,

3、做好接生的准备工作。第二产程是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的过程。如经产妇宫口开大3cm初产妇宫口开全,孕妇从待产室进入产房,继续行胎心监护,严密观察宫缩及胎心变化。如果没有静点缩宫索的孕妇可以给予静点5%的葡萄糖,最好应用套管针,以备产前宫缩乏力时使用缩宫素,另外产后大出血时以备及时用药。避免因出血过多时延误了抢救的最佳时机。助产士进行接生的准备,随后刷手,上台。在作准备用工作的同时,要指导产妇正确运用产力,应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信心。在宫缩间歇时,要全身放松。安静休息。胎儿娩出前禁止肌肉注射缩宫素。要避免不适当的加压宫底以免造成软产道损伤及子宫

4、破裂的发生。严格按分娩机转来接生。要掌握会阴侧切及正切的适应症。切开时行会阴神经阻滞麻醉。一定要处理好新生儿的第一口呼吸。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如果处理不好,易造成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待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清理呼吸道。结扎脐带,同时行新生儿评分。置新生儿复温台,让产妇看清新生儿的性别。台下的工作人员系胸牌,手名圈建立新生儿病历,核对无误时向家属交待牌子的重要作用,并将新生儿脖颈、腋窝、腹股沟的胎脂用石腊浦擦干净。行母婴皮肤接触30分,随时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脐带,面色,哭声,皮肤、肌张力情况。胎儿娩出后,常规静脉注射20U缩宫素,胎盘有娩出

5、征象时,助手轻压宫底,使胎盘完整娩出并检查其完整性。无误后常规检查宫颈,会阴、阴道伤口情况。并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冲洗后,进行逐层缝合。为避免阴道壁血肿的发生。缝合时不能留有死腔。缝合阴道粘膜时尖端一定要超过伤口顶端2cm。缝合时要用带尾线的纱布进行阴道添塞。尾部留在阴道口外。用普通纱布时,前后一定要清点,缝合完毕后。取出添塞的纱布。常规行阴道及肛门检查。在全程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缝合的同时,要进行产后宣教同时还可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可以减轻恐惧的心理。宣教的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伤口护理的方法、阴道出血量的自我观察。

6、观察新生儿的方法等等。要做好个人卫生的宣教工作。缝合完毕后将产妇送至产房休养室,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会阴伤口的情况阴道出血量,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观察膀胱充盈的情况。产后2小时安全送入母婴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交班。继续观察。产房助产士的工作要细心,耐心。从点点滴滴将你的爱心溶入到你的工作当中。当一个健康的生命诞生,母婴平安时,你能体会到工作艰辛中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让我们努力吧!把快乐带给每一个家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