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课考研复习经验与答题技巧分享

行政管理专业课考研复习经验与答题技巧分享

ID:20061584

大小:22.2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行政管理专业课考研复习经验与答题技巧分享_第1页
行政管理专业课考研复习经验与答题技巧分享_第2页
行政管理专业课考研复习经验与答题技巧分享_第3页
行政管理专业课考研复习经验与答题技巧分享_第4页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专业课考研复习经验与答题技巧分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研就是一个应付考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做学术的过程。        考研拼得不是时间,而是效率。        考研需要全程规划、需要战略、需要自信心,但更需要执行力。        考研就是个艰苦拼搏的过程,切忌吊儿郎当、自以为是!        考研就是个孤注一掷的赌博,要敢于下大赌注,你才会赢得大收获,切忌三心二意!        考研,公共课是基础,专业课是关键,是得分的关键!从全国各研招单位来看,行政管理考研一般都是两门专业课,因此,考研总分500分中,专业课部分占了300分之多!可以看出,专业课的成败决定考研的成败,专业

2、课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何况从学术上讲,研究生,就是为研究专业课而生的。把专业课的分数尽量拿到手,无论对总分的影响,还是对复试的影响,还是对将来研究生生活的影响,都是很关键的。首先讲述一下行管考研在专业课备考上的共性特点及应对策略,然后再就考生比较关注的几个常见问题,参照育明教育北京大学行政管理金牌讲师的建议,提供一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以下观点仅代表我个人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行政管理学(中国)这门学科的共性特点        1、中式的学者背景——中方学者的思维模式        

3、2、系统的学科状态——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3、多元的理论来源——多种知识必需        4、清晰的框架结构——行政原理和体制、行政技术、行政法治和行政发展四大部分        5、传统的解释模式——符合中国学习习惯        6、多种的考核方式——名词、简答、分析、论述皆有可能        就拿第5点,传统的解释模式来说吧,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一位教授就曾做过很有趣的总结,他说中式学者写论文或者著书,习惯性的立论模式是:定义学——比较学——性学——化学。比如论述“行政权力”,首先是定义学,即行政权力是什么或

4、行政权力概述,其次是比较学,即比较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司法权力以及其他政治权力的异同点,再次是性学(特性学),即行政权力有哪些特点,如公共性、目的性、一元性和膨胀性等等,最后是化学,即行政权力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或行政权力展望,比如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和扁平化等等。其实,这种立论模式为我们回答论述题指出了一条明路,这在后文论述。        (二)针对上述学科的共性特点,我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三种形式讲述一下我的答题技巧。        1、名词解释/名词辨析        名词解释所占分值最少,也是相对最简单最易得分的一个题型。

5、只要你对该名词的大致的意思或核心的意思有所了解,再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那你就可以得满分了。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一般情况下名词解释是不会丢分的,除非阅卷老师非常苛刻。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师认为,名词解释一般答100字左右,在A4纸上约3行,每行30-40字。如果该名词的核心意思很简短,可能一句话就能解释的很透彻,这是你可以写假大空的套话和废话。如“行政职能”,我们知道它是指“政府因其法权地位而由宪法所赋予的各种职责的总称”,但这太简短,我们可以在

6、前后加上这样的空话“政府的公共行政职能问题是一个与国家现象同样久远和复杂的问题,政府行政职能问题始终是关于政府的基本问题之一”,“行政职能问题的核心价值在于回答一定的行政主体应当做什么的问题”,这样,行政职能可以解释如下:        政府的公共行政职能问题是一个与国家现象同样久远和复杂的问题,政府行政职能问题始终是关于政府的基本问题之一,它是指政府因其法权地位而由宪法所赋予的各种职责的总称,其核心价值在于回答一定的行政主体应当做什么的问题。        2010年开始考名词辨析,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   

7、     在这我要特别向广大考生强调,行管考研一定要学会说废话,废话就是那种很大气、很学术、很宏观、放哪都能沾点边的话,如“行政管理的生命线是权力”、“划分国家与市场之间的边界是本世纪重大的思想和政治分野”(亨廷顿语)、“行政效率是行政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等等。        2、简答题        简答一般每题600字左右,可以看情况划分成3-4条,每条150-200字。不管是简答还是论述,都建议我们采取“总-分-总”大题结构。即在回答要点之前和最后分别写几句起始和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课本中

8、有明确答案的按课本来,如课本内容太多或太少则相应进行删减和填充,如要点过多如7条、8条也可相应合并和删减,总之以4×150(4条,每条150字)为宜。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这种答题方式才真正显其神威,你如果对这门学科有较好的掌握的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