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爱心教育,构建与谐校园

施行爱心教育,构建与谐校园

ID:20070283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施行爱心教育,构建与谐校园_第1页
施行爱心教育,构建与谐校园_第2页
施行爱心教育,构建与谐校园_第3页
资源描述:

《施行爱心教育,构建与谐校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行爱心教育,构建和谐校园邓绮云【摘要】老师爱学生,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老师真诚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天长地久会让他们内心深处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这也是促进学生前进的内在动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我是这样爱孩子的:宽容孩子是无言的爱,赞扬孩子是最直接的爱,关注孩子是最温暖的爱。【关键词】爱心教育;宽容;赞扬;关注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鲁迅先生。老师爱学生,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老师真诚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天长地久会让他们内心深处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这也是促进学生前进的内在动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所

2、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爱心去启发学生,用爱心去关注学生,用爱心去引导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让他们在更健康,更美好的人文环境中茁壮成长!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用爱来诠释和显现师风师德的内涵呢?一、宽容孩子——无言的爱小学生思想单纯,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更不会听大道理。因此,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来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对其错误点到为止,无须穷追猛打,揪住不放。否则,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同时用宽容的真挚的师爱倾注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

3、陶行知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说。这时男声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是这样宽容学生的,这不是比任何大道理都要强吗?建立好师生之间

4、的和谐真挚热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充满宽容的爱和友谊,使之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达到教育的目的。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作用,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二、赞扬孩子——最直接的爱 每个人都需要赞扬,那是情感上的激励,特别是孩子受到老师的赞扬时,勇气就会大增,创造力也会大大提高,人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受人表扬,得到别人的称赞,特别对于那些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来说,表扬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为他们平时得到最多的是别人对他们的批评,对于自己他们已没什么信心,有时甚至会破罐子破摔,这时一个恰到好处的表扬往往能使他重新树立自信,重拾

5、做人的尊严,会让你收到比批评更好的结果。陈凯,提起这个名字,都叫各科的老师头疼。在班里经常给我出烂摊子,我是批评了,又教育了。但效果终不见好。老师对他是又气又急。在班里,他从来都坐不住,就象屁股下面有刺似的,一不注意他就滑到椅子下面玩起小动作,搞的旁边的同学哈哈大笑。课堂气氛一下就没有了,老师们对他真是无计可施。有一次他因为下课玩耍时扰乱别人,将一名女同学弄哭了,进门后我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批评,他却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陈凯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

6、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学期都考优分,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更让一个自卑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重拾自信,进而激发他努力地学习,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赞扬和鼓励是

7、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也是世界上最具有感染力的催化剂。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听赞扬自己的话,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有时教师随意的一句表扬或鼓励的话会使一个学生产生巨大的转变,可以从一个后进生变成一个优等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真诚地赞扬,发自内心地赞扬。    三、关注孩子——最温暖的爱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的确没错,是否热爱孩子,实际上就决定了教育工作的成功和失败。   关注孩子,老师才能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对孩子来说,他们在感受被人关注的同时体验到被爱的感觉。经

8、常家访或利用电话跟家长交流,了解并反映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其子女的关心,从而配合老师,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不仅要关注优等生,也要关注中等生,更要关注学困生。有爱就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