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护理讲稿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护理讲稿

ID:20071161

大小:7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7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护理讲稿_第1页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护理讲稿_第2页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护理讲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护理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腔室隔综合征护理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compartmentsyndrome,ACS)是指由于严重腹部损伤、急性重症胰腺炎以及腹腔长时间复杂手术等因素引起的腹内压(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非生理性、进行性、急剧升高所导致的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一、临床表现1腹膨胀和腹肌紧张,这是腹腔内容量增加导致腹腔高压的最直接表现。开腹减压可见肠管高度水肿,涌出切口之外,术后肠管不能还纳。2因横膈上抬、胸腔压力升高吸气压峰值增加〉8.34kPa(85cmH2O)3少尿由肾血流灌注不足,

2、醛固酮和ADH增高引起。此时对液体苏,使用袢利尿剂呋塞米(速尿)也不会使尿量增加。4.难治性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因机械通气不能提供足够肺泡通气量,而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O2潴留。因ACS是一种罕见病,但是及其危重,其•死亡率可高达62.5%〜75.0%,二、ACS治疗:唯一的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开腹减压,而且应该最大限度的打开腹腔,一般要做到剑突至耻骨联合正中切口减压,更为重要的是开腹减压后,敞开皮肤和筋膜不缝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腹內压,但可导致内脏膨出和肠瘘。(旱期用20〜30个布巾钳或单股尼龙线连续缝合皮肤而筋膜不

3、缝合方法可防止腹腔高压,但少数情况下此方法减压不够,现在用可吸收或不吸收人工合成材料网片连接腹壁缺损,既覆盖内脏、防止内脏脱出,又可减轻腹壁张力、降低腹内压,效果显然优于前者,是合理的选择。目前国外应用最多的是无菌包装的3升静脉营养输液袋,根据切口大小整形后,用单股线连续缝在皮缘或筋膜缘上暂时性“关腹”。)尽管如此,肠管腹腔感染率也很高,这也是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因此术后针对ACS的护理就显得;要:1•腹内压(IAP)的监测与护理:测量膀胱压间接反映IAP,因膀胱压与腹内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测量方法简便、创伤小,

4、被认为是临床间接测量IAP的“金标准”。腹内压力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其升高程度基本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因此作为护士只有了解了分级及测量方法,才能为医生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我们的分级标准是以Butch等将腹内高压分为四级:I级10〜15cmH20II级16〜25cmH2OIII级26〜35cmH20mmHgIV级1AP〜35cmH20测量方法是用膀胱测定IAP:首先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排空膀胱,将Foley导尿管连接三通幵关,分别接储尿袋和测压管。关闭储尿袋,经测压管往膀胱内注入50〜100ml生理盐水,将测压管

5、与地而垂直,开放远端,以耻骨联合或腋中线平面为零点测得的水柱高度即为IAP值。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减少误差,在1AP的测量巾应:1)同定专人每日2次测量IAP,动态监测1AP变化;2)每次测量前均校正零点,使测压管的零点与耻骨联合在同一水平线;3)测量时,为避免影响测量结果,测压管保持与盆壁垂直;4)为防止体位改变引起测压值变化,测压时均置患者于平卧位;5)严防泌尿系统的逆行感染,在测腹内压的操作过程屮,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消毒各连接处,测压完毕及时去除连接装罝,并做好会阴部护理,定时做会阴冲洗、尿培养,监测体温变

6、化,动态监测感染迹象。2.呼吸功能监护与护理腹压升高时膈肌抬高,患者呼吸功耗增加,付引起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和呼吸功能袋竭。护理应该从患者的心肺系统表现及动脉血气监测方而评估呼吸功能变化,特别注意患者潮气量、呼吸频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变,认真留取动脉血样并行动脉血气分析,准确记录氧疗效果,及吋根据医嘱调整氧疗策略,详细记录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做好人工气道管理。3肾功能监护与护理1AP增高,肾动、静脉受压导致。肾血流灌注压不足,其表现有时出现较早,主要为少尿或无尿,尿素氮及肌酐升高。为及早发现肾功能的异常,所以护士应

7、该严格记录24小吋入量,监测患者每小时尿量和尿比重,每4小时监测尿液pH,动态评价心输出量和肾组织血流灌注,维持尿量不小于0.5〜lml(kg?h),并要求患者遵医嘱留取血本,进行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各项相关化验检杏。由于患者全身水肿明显,皮肤张力较高,且活动少,易发生皮肤破溃以至压疮,在此期间应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压疮。4、循环系统监护与护理ACS的病理生理改变在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由于IAP增高,下腔静脉受压,引起下肢静脉和门静脉回流受阻,心脏前负荷明显下降,导致心搏出砧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率加快。早期充分

8、的液体苏对于保证重要脏器灌注、防止全身并发症至关重要。一旦临床诊断明确,应尽快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6h内达到复苏0标:中心静脉压(CVP)8〜12cmH2O;平均动脉压^65mmHg;保量20.5ml.kg-l?h-l。护士应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准确记录每小时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尿量、尿比重、出入:W: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