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学理念,推进高效课堂

更新教学理念,推进高效课堂

ID:20083247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更新教学理念,推进高效课堂_第1页
更新教学理念,推进高效课堂_第2页
更新教学理念,推进高效课堂_第3页
更新教学理念,推进高效课堂_第4页
更新教学理念,推进高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更新教学理念,推进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更新教学理念,推进高效课堂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于2008年秋季开始在新疆全面实施,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以满怀的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投身教学改革中。在寻求自主学习的方法、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整体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等逐步渗透到自己平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但一些疑惑日益凸显,如教学课时减少,教学目标怎样达到,学习方式怎样转变,内容怎样处理,练习试题怎样设计。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育学生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教育工,应该如何去应对呢?  一、更新观念,坚持创新,转变角色  1.转变教育观念  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师为中心的主体论,确立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

2、,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主演”,学生仅是“听众”,传授知识更多地是以强迫灌输式的形式进行。新课改的要求,就是要打破这种常规教学方式,教师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教师应只起“导演”作用,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演”。  2.坚持创新  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地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不断推进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这个对将来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考了多少分,记住了多少知识,关注的只是学习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与国外学生相比,在成绩上能胜过他们,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的能力、敢于创新的精神却往往难以与他们比较的根源所在。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创新

3、精神和思维方面存在滞后性。学生需要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创新意识,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的创新,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意识。  3.教师应在教学当中增强服务意识  教学的终极目标和任务,就是为了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新型、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归根到底,教师是为教育服务的,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家长服务的。因此,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面子,强化服务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的服务宗旨。  二、调整教学教法,推进高效课堂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具体要求。只有理解这样的观念,汲取和具备这样的理念,才能适应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才能符合时代要求下的任务、教学和评价体系。这是教师自身提高和创新教育的原动力,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具体实施的其中一种有效做法。  高效课堂是以教学为抓手,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为模式,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为学习方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以最小

5、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应倡导学生课前自行学习,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授课。教师进而“解疑、强化、概括、总结”,这也是高效课堂的四个维度。高效课堂的五项标准是:  1.教学目标要全面、综合、深刻  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目标有价值,体现高期望值;十分清楚、具体、可操作;切合三情——学情、教情、考情。  2.教学活动  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学习环境,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教学情境:配合内容,激趣启智,自然过渡。能抓住

6、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易掌握的内容绝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坚决不讲,不讲也会的肯定不讲。教学环节:快节奏、高密度。小组活动:分工合作,积极思维探究。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思维深刻。生生互动:100%参与,主动积极思考。学生能写出来的让学生写;学生能回答的让学生回答;学生自己能学懂的让学生自己学。活动与作业:自主、探究、个性。  3.教学能力  利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清楚准确地交流,巧妙运用提问与讨论技术,灵活变换教学方法;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

7、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训练学法、学科思想方法;合理运用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手段(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  4.教学组织与管理  课堂活跃而有序,自觉遵守纪律;学习氛围浓厚;时间分配合理;过程组织严密;学生行为管理到位。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交流,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教学气氛。  5.教学反馈  学情反馈及时;课堂评价及时、到位、适度;作业适中;课后分层指导、分层训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