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处治

临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处治

ID:20083507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临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处治_第1页
临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处治_第2页
临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处治_第3页
临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处治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处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处治摘要:临汾高速公路路面早期病害现象有:裂缝、水破坏、松散、唧浆、坑槽、车辙等,这些病害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导致行驶质量下降。文章针对临汾高速公路路面早期病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治对策。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分析;处治    大运高速公路临汾至侯马段是二连浩特至河口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规划的“大”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线全长48.058km,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自2002年全面建成通车以来,承担了繁重的交通运输任务,对推

2、动沿线区域乃至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截止目前,全路运营时间已长达7年,尽管路面质量依然较好(见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表),但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量在逐年增大,随着路龄的渐增,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行车道和超车道上呈现出一些早期破坏,如裂缝、坑槽、唧浆、车辙等现象。如何处治这些早期路面病害,从而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学习远程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实际,对一些早期病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    1 裂缝    临汾高速公路路面裂缝主要有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两种

3、。横向裂缝与道路中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贯穿整条路幅的,也有部分路幅的,多集中在行车道上,超车道和慢车道上相对较少;纵向裂缝与道路中线大致平行,一般为单条裂缝,有时伴有少量支缝,裂缝的长度、宽度不一。    1.1成因分析  (1)横向裂缝主要是沥青面层温度收缩产生的疲劳裂缝,且随着运营时间增长路面沥青老化,沥青面层的抗裂缝能力降低,温度裂缝也随之增加。其次是由半刚性基层干缩引起的反射裂缝及由于桥梁、涵洞台背处理不到位引起的反射裂缝。    (2)纵向裂缝主要是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路基填土时在横向产生不均匀所造成的,

4、另外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质量不好。或者旧路面层纵向裂缝的反射作用,往往也会在路面上产生纵裂。    1.2处治对策  (1)对于缝宽2mm~5mm且单独出现的纵、横裂缝,可采用热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灌缝撤料法封堵。  (2)对于大于5mm的纵、横裂缝,可采用改性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为保证施工质量,一般需要对裂缝进行开槽(一般开槽宽带达12mm,深度达20mm),灌缝前须将缝内杂物、缝边破碎料刷扫干净,并保持缝内干燥,灌缝后,在其表面撒上粗砂或3mm~5mm的石屑。    2 坑槽    坑槽是局部集料丧失而在路面表面形成的

5、坑洞,可深及不同的路面结构层次,通常是由于其他病害如龟裂、松散等未及时处理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坑槽是严重影响路面行驶质量和威胁路面行驶安全的一种病害。本路段多出现在桥面上,面积一般在1m3以下。    2.1成因分析  在进行路面面层施工时,厚度不够,沥青混合料粘结力不佳,沥青加热稳定过高,碾压不密实为主要影响因素。在进行桥梁施工时,由于设计及施工等方面缺陷留下的隐患,如上部结构为先简支后连续的空心板梁,其负弯矩受力筋锚同区位于空心板顶部,梁板顶板厚度受到限制;防水层处理不彻底,钢筋混凝土铺装层干缩裂缝.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桥面钢

6、筋混凝土铺装层结合不牢都是影响因素。加之运营以后,在雨水侵蚀和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面层材料性能日益恶化,出现龟裂、松散,逐步形成坑槽。  2.2处治对策  (1)由于基层未损坏,坑槽深度仅涉及沥青混凝土面层部分,可采用挖补法。①按照“圆坑方补”和“小片合补”的原则,确定所需修补的坑槽范围;②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修补范围内的松软部分全部凿除、直达槽底,槽壁与槽底垂直;③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动部分及杂物,然后在槽底、槽壁表面均匀涂刷一层粘层沥青;④将沥青混合料分层填入槽内,整平压实。  (2)由于桥面钢筋混凝土铺装层没有破坏,

7、出现的病害有以下几种处治类型,①桥面钢筋混凝土铺装层表层有浮浆夹层,需凿除浮浆夹层,如果表面拉毛不好,可把表面凿毛后,用沥青混凝土补平。②桥面钢筋混凝土铺装层表层因粗骨料下沉,强度相对较低,需将表层凿开,以露出粗骨料为宜,涂刷黏层油后用沥青混凝土补平。③对于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桥面钢筋混凝土铺装层结合不牢等问题,可采用挖除沥青混凝土层与桥面防水层,涂刷黏层油后用沥青混凝土补平的方法。    3 唧浆  路面唧浆现象主要是由于水透过沥青面层并滞留在基层顶面,在大量高速行车的作用下,与基层混合料表层的粉、细料浆水通过裂缝析出的淡灰色

8、浆体。    3.1成因分析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由于沥青混合料不均匀,碾压不充分等原因,易导致局部空隙率偏大,同时因为面层结构没有水分的排除通道,促使水分进入面层,渗入基层。基层施工时,用料不当,拌和不匀,水稳性差,遇水软化,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加速了唧浆形成。    3.2处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