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探索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探索

ID:20085431

大小:61.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探索_第1页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探索_第2页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探索_第3页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探索_第4页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一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探索摘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语言相对论,是语言与思维关系理论中颇受争议的理论,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虽然没有足够的实证可以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但在相关的语言活动中有着较强的解释力量。本文主要介绍了语言相对论的理论渊源,并对该理论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语言对思维的束缚关系。关键词:语言;思维;语言相对论一、语言相对论理论渊源语言,思维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通常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思维过程必须凭借的物质材料”。现代医学也证明人类在大脑的生理结构方面并无二致,

2、纵然人们说着各不相同的语言,看待世界的眼光却应该一致。然而不同的语言之间所呈现的语法,词汇,结构上的差别是否会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呢?早在19世纪,通晓多种语言的德国语言学家、思想家洪堡特(Humboldt)注意到了语言对思维的介入,他认为语言用不同的方式对现实进行范畴划分,这些迥异的方式限定了我们大脑的组织方式,语言就整体而言,处于人与人有内部和外部影响的自然界之间……因为人的认识和活动取决于观念,故观念与事物的关系完全受制于语言。洪堡特的观点在20世纪20年代影响了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在论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时,他认为:“

3、人并非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并非仅仅生活在社会活动的领域中,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充当他们社会表意媒介的特定语言的制约。“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该社会的语言规范的基础之上的。”(沃尔夫,XX)萨丕尔的学生沃尔夫(Whorf)在观察现实生活和对印第安语的考察后,把这些观点发展成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种观点认为:语言形式决定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述世界,人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二、有关语言相对论的相关例证由于语言相对论所涉及的诸多领域的问题,既没有十足的证据完全能支撑它,也没有找到足够的理由推翻它。但是它对很多现象还是具有相当的

4、解释力。语言相对论在翻译领域也引起了相当的重视,美国国务院的埃德蒙格伦在一项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审阅了大批联合国文件译本,寻找因语言而引起的概念差异。格伦先生的调查有一例,英国发言人说“我假定”;法语译成“我推论”;俄语译成“我考虑”一一至此假定的概念飘然而逝。在单独审视了20个类似的案例以后,格伦先生总结说,在这些案例中,虽然虽然表面上看来流畅,但是“讲英语和讲俄语的代表之间的交流程度是零”。(高一虹,XX)这种翻译的不可译性相当普遍,中国的许多古代作品在翻译成它国文字的时候完全失去原有的韵味,例如,笔者在网上搜索了关于老子《道德经》第一

5、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道”的翻译,有如下:“theway(s)”,“thePrincipleofNature”,“thelneffable”,“theNature”,“theExistence”,“theCosmic”“theConsciousness”,“thespirit”,“theguiding”,“thepath”,“theroad”,“theathEism”,“thetruth”,“theDirection”,“theReason”,“thelnfinite”,“theprincipleII”(N.)“道:是老子文章

6、中提出的最高哲学范畴,可以大致理解为“事物的规律性”、“自然法则”、“事物的规则”和康德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柏拉图的“Idea”。但是所有这些翻译均不能道出“道”在中国文化中的不可名状之妙,中国人在理解的时候也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认知科学的繁荣,引发了对文化相对论经典命题的重新定位与思考,来自文化相对论的最新研宄表明,语言体系与类型不同的确影响我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居住在巴西亚马逊州麦茨河沿岸的毗拉哈人(Piraha),使用完全不同与任何文明社会的数字计算体系。这个部落群体成员,使用这只有“一个,两个,多个”这些数的计

7、算概念系统,由于缺少基本的运算系统,毗拉哈人很难进行大于三的数字运算,因此在部落以外的买卖中经常吃亏上当。除此之外,毗拉哈语言结构还有一个非常独有的特征:既没有从句结构也不存在递归现象。语法结构上的贫乏,使的本族人只能使用“这只箱子大,那只箱子小”这样的说法来表示“这只箱子里装的东西比那只箱子多”这样的比较说法。(杨永林,XX)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不同的语言系统反映了不同的世界图景,因此学习另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从母语的图景转化到目标语言的图景。我们的语言、思维及现代化将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强加于宇宙之上空间是三维的静止的,时间是一维的运动的

8、,并将这流动的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Hopi人关于事物的思维,永远包含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在他们的世界观当中,这两个方面从不独立存在。他们只有“呈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