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与静观

怀旧与静观

ID:20085723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怀旧与静观  _第1页
怀旧与静观  _第2页
怀旧与静观  _第3页
怀旧与静观  _第4页
怀旧与静观  _第5页
资源描述:

《怀旧与静观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怀旧与静观  关键词:何其芳《还乡杂记》怀旧静观  摘要:本文认为,何其芳《还乡杂记》有两大特征:怀旧意识与静观姿态。并指出,在《还乡杂记》中,何其芳依然活在自己狭小、细腻的内心世界里,依然没有真正做到直面现实,而这正是何其芳创作《画梦录》时的基本精神特征。因此,本质上,《还乡杂记》还是《画梦录》时期创作的延续,而不是一部过去所谓的转型期作品。    多数研究者认为,《还乡杂记》是能够代表何其芳转型倾向的一部散文集。原因在于,它从书斋转向了现实,或者如何其芳自己所言,“我的感情粗起来了”①。这种观点其实是值得怀疑的。我认为,《还乡杂记》的主导创作倾向,仍然是《画梦录

2、》式的,这只要看看作者在《还乡杂记》中的话语表现就可明了。    一、怀旧意识    《还乡杂记》是何其芳1936年暑期回万县探亲后,所写的八篇散文的合集。名曰“还乡”,作者似乎在记录回乡见闻。其实不然,何其芳只是借“还乡”,展示自己记忆深处的一些东西。《我们的城堡》写儿时家乡的一场匪患,《私塾师》回忆他的私塾人生,《街》谈他在新式学堂的读书历程,《县城风光》则讲了一个被赶跑的地方军阀的故事……如果把八篇散文主要内容连缀起来,会发现,《还乡杂记》变成一部儿时人生回忆录。作者津津乐道于自己十五岁前的人生经验。记忆从五岁左右开始,其时,何其芳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冒险:何

3、家人利用自建的“城堡”成功地抵挡了一次土匪的进攻后,选择了外出避难,由此,何其芳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流亡生活。而何其芳的私塾教育从五岁开始,先后作过他先生的有五位老人。私塾读到十五岁才结束。之后,他进了县城的新式学校,其间,又发生了一些事情,如“万县惨案”,万县中学堂学潮。重回家乡,睹物思人,何其芳反复品味着自己的过去。  以回忆为目的,《还乡杂记》绝大多数散文,其基本叙述模式:是先简略描绘一下家乡现状,然后笔锋一转,将记忆拉到十几或二十年前,开始展示自己过去的生活,等所有相关记忆展览完后,结尾再回到现实。我们不妨把它称为“忆旧体”。《街》这篇文章很具代表性。如果单看文

4、章第一句话——“我凄凉的回到了我的乡土”,读者也许会想,作者以下行文应该与现实有关吧。其实不然,在略略提了几句家乡街市的变化后。作者以一句话:“什么时候我也能拆毁掉我那些老旧的颓朽的童年记忆呢……”便将镜头推入久远的童年期。先是讲述自己七八岁时躲避川东匪患的经过,后是读初中时,一次学潮留给他的深刻印象,这部分内容占去了文章的大部篇幅。结尾重回现实:“我摸出了口袋里的夜明表:八点钟。”《我们的城堡》一文更典型。作者先略略绘一下“城堡”现状,接着便带读者进入到他六岁时的记忆画廊。他依次介绍了“城堡”的建筑过程,“城堡”曾经的作用,以及何家人是如何依托“城堡”,抵抗匪患的

5、……而结尾是同样的话:“现在我回到了乡土……思索一会儿我那些昔日。”以证明他又回到了现实中。而《私塾师》一文,简直通篇都在讲述过去的事情,他是怎么读的私塾以及曾经做过他老师的几位私塾先生。《县城风光》也是如此,作者在描述万县风光的同时,不忘讲述曾经盘踞万县的一个地方军阀的故事。不难看出,怀旧是《还乡杂记》的主要叙述取向。何其芳虽在“还乡”,但他的注意力基本没有集中于现实,而是放在了过去。也就是说,他依然活在自我、内向而又细腻的心理世界中。而这种精神状态,正是何其芳《画梦录》时期典型的心理特征。如他自己曾形容的:“一直到我二十二岁,也就是一直到大学二年级。我给我自己制

6、造了一个美丽的,安静的,充满着寂寞的欢欣的小天地。”②在大学读书时,何其芳除了几个文学同人,如卞之琳、李广田、靳以等,没有多少朋友。给人的印象常常是,走在校园里,眼睛看天。孤傲而又自我,这成了他出场的标志,更为他的《画梦录》打上了鲜明的“独语”烙印。而现在,他又将这种心理带到《还乡杂记》中。    二、静观姿态    何其芳也有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时候。那么,必须面对现实时,他又做何反应呢?答曰:静观。所谓“静观”,指以一种局外的、纯客观的,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处理现实问题。首先,是面对政治问题时的“静观”姿态。《呜咽的扬子江》虽名“呜咽”,但一点也看不出作者有呜咽的

7、意思:何其芳回乡船中与人聊天,当有人提到“北方的现状和学生运动”时,何其芳“感到无话可说,含糊地说了几句便又沉默了”。这里,不仅仅是“无话可说,含糊应付”的问题,更反映出何其芳对政治的冷漠态度和对学生运动的旁观心理。何其芳的一段旁白也许更能说明。他说运动爆发时,自己虽深处漩涡中心,却并不想介入政治,因而成了“暧昧的第三种人”。即使如此,在运动结束后,他还是受到牵连,宿舍被军队包围,连一封信也无法送出。他对学生运动也颇有微词,认为正是“学生运动”连累到他这个旁观者,使其处境变得尴尬起来。所以,对学生运动,他特意加了“所谓”一词,以表示不满和轻视。如此“微言”,恰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