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用药概述第8版讲课

眼科用药概述第8版讲课

ID:20100758

大小:1.43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10

眼科用药概述第8版讲课_第1页
眼科用药概述第8版讲课_第2页
眼科用药概述第8版讲课_第3页
眼科用药概述第8版讲课_第4页
眼科用药概述第8版讲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眼科用药概述第8版讲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眼科学基础王胜利第五节眼科用药概述掌握滴眼液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常用眼部给药方式及优缺点了解眼局部药物动力学学习要点“血—眼屏障”(一)血—房水屏障(二)血—视网膜屏障内屏障: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其之间的紧密连接外屏障: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其连接复合体——大多数眼病局部给药是最为有效治疗阿托品注射液1ml:0.5mg0.05%阿托品滴眼液0.5%、1%、2%1ml:10mg=10ul:0.1mg=30ul:0.3mg儿童用量:0.01-0.02mg/Kg一、眼局部的药物动力学眼局部用药的影响因素给药剂量,药物吸收率,组织中的结合、分布和转运,循环药量,生物

2、转化,排泄等眼局部药动学眼表给药时,进入眼内的途径:大部分通过泪膜、角膜转运部分通过血管、淋巴管吸收再分布小部分通过结膜、巩膜直接渗透入眼眼局部药动学泪膜角膜眼内存在两个屏障:角膜上皮细胞、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不能经细胞外间隙进入只能通过细胞膜转运(膜性屏障)眼表结构示意影响药物透过角膜的因素药物浓度、溶解度黏滞性脂溶性表面活性pH值和渗透压(反射泪的负面作用、滴眼的舒适性与患者的依从性)二、常用局部眼药剂型及给药方式(一)滴眼液最常用的眼药剂型,方便、舒适标准滴眼液25~30μL/滴结膜囊容量最多10μL泪液的更新16%/min,4分钟后仅剩50%,10分钟后

3、仅剩17%如何科学地滴眼药?滴眼药的方法学通常滴入下方结膜囊内(但患者通常是滴在角膜上,患眼对着眼药滴)再滴眼药的最短间隔为5分钟(促进药液的眼部吸收而又不被冲溢出眼外)滴药后按压鼻泪道以及闭睑数分钟(可以减少泪道排泄,增加眼部吸收和减少全身吸收)(二)眼膏增加眼药与眼表结构的接触时间(以凡士林、羊毛脂和矿物油作为基质;明显增加脂溶性药物在眼部的吸收)减缓眼刺激症状(眼表病损时,可起润滑和衬垫作用)缺点是视物模糊(三)眼周注射包括:球结膜下注射、球筋膜(Tenon囊)下注射、球旁注射和球后注射优点:避开了角膜上皮对药物吸收的屏障作用一次用药量较大,0.5~1ml可

4、在眼局部达到较高药物浓度尤其适用于低脂溶性药物缺点:损伤(三)眼周注射球结膜下注射:扩散到达角膜基质和角巩膜缘组织入眼,作用于眼前段病变球筋膜(Tenon囊)下注射:经巩膜渗入,适用于虹膜睫状体部位的病变球旁注射和球后注射:在晶状体虹膜隔以后部位达到治疗浓度,适用于眼后段及视神经疾病(四)眼内注射优点:立即将有效浓度的药物释送到作用部位,所需药物的剂量和浓度均很小且疗效较好适用:眼内炎症、感染等(抗VEGF)方式:前房注射、玻璃体腔注射、玻切术中灌注给药注意:减少损伤、药物毒性(浓度、剂量)(五)眼药新剂型目的:提高滴眼液的生物利用度延长局部作用时间减少全身吸收带

5、来的不良反应加入粘性赋形剂——凝胶滴眼剂(如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聚乙烯乙醇、聚羧乙烯等)前体药(眼局部吸收过程中经代谢转化为具有生物药理效应的活性成分),如:曲伏前列素、拉坦前列素(五)眼药新剂型(五)眼药新剂型角膜接触镜、胶原膜可以不同比例整合入药物或复水时浸吸入,或配戴后表面滴入药物来载释眼药,达到缓释效果缓释、控释装置(可眼内给药)保持药物浓度长时间内在一较为稳定的治疗水平,大大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和药物的副作用脂质体(可眼内给药)采用脂性微球,可根据需要将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溶入作为眼药的载体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