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马秀格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马秀格

ID:20111534

大小:5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马秀格_第1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马秀格_第2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马秀格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马秀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马秀格河北省任县邢湾学区(055150)马秀格数学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己从过去偏重知识教学转向知识与能力并重。而“实施智育,要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坚决克服死记硬背的倾向,要把重点转移到理解和掌握科学思维的主要事实上,转移到发展学牛.的创造思维上”。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作法。1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的细胞高度兴奋,它可让学生自觉抑制各种形式

2、产生的疲劳,全祌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探究中去,为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创设条件。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直接动力,是孕育创造性思维的温床。培养兴趣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途径也很多。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时,我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不放下学校内的旗杆,测出旗杆的高度。下面引用一段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师:如何不放下校内的旗杆,测出旗杆的高度?生:利用太阳光照射,实物/实物影长=

3、<,据比例知识用一米尺即可知道。师可惜今天阴天,咋办?学生往窗外看(笑)。开始议论如何解决在学牛.兴趣正浓,急于想知道解决的办法时,我适时的导出了新课

4、。像这样设置悬念的办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掀起一节课学习的高潮打下基础,使学生思维逐渐灵活,寓教于乐可自然充分体现。能力培养无形融在其中事实上,兴趣导致创造性的成功的例子很多。从我国的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到国外牛顿、欧拉、高斯、阿基米德等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惊人成就,无不与他们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有关。兴趣能激发灵感,灵感能激发创造,从而使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难怪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2教学中注重数学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前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说:“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为培养学

5、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打破一本书与另一本书的界限,进行多学科渗透,以期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这样既利于思维的畅通性,又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讲函数的有关概念可与物理当中的有关公式结合起来,讲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吋可与化学科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起来,把语文课中的奋关的意象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与数学证明中的奋关问题联系起来,政治课中静止与运动的思想与几何中图形变换的思想统一起来等等。由于各种知识的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思维极容易上一个新台阶达到另一个层次,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积极发问,是培养学

6、生创造性能力的关键学生独立的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必然会从不冋角度的形式提出不冋的见解,往往会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教学中要保护学生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标新立异的想法不要粗暴的打断,即使是错误的提法也不要简单的否定。要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创造思考,如在教一元一次方程公式法的应用时,我遇到一学生提出:“一元一次方程也能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解。”此吋我没冇打断学生的提法,而是鼓励此生阐述他的理由。他理由陈述如下:一元一次方程ax+b=O(a≠O)的两边同乘以x,方程可变为ax+bx=O,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解。在肯定学生思考的独特性后,引导学生讨论ax+b=O(

7、a≠O)与ax+bx=O(a≠O)的根的差异,既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又解决了增根的有关问题。从讨论中,可以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事实证明,学生在每次讨论中均能得到教师上课根本无法传授的想法、观点,因此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4有意识地进行“编制题0”教学,可使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常我们的教学中,总让学生解答现成的题B,不少教师乐此不疲,认为这样做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孰不知,由于学生对待问题长期是被动的,不仅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i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阻碍,不但不能

8、培养出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来,相反,还会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灵感扼杀。因此,恰当的进行“编制题B”的教学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推进作用。学生自己编制题0吋,容易把这项活动看作自己的活动,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编制题目教学时,一般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①出示典型原题,并解答原题。②学生编制新题。③学生讨论。发表编题的根据,解答典型题。如学完函数及其图象一章后,在活动课上,尝试进行“编制题0”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有如图长方形ABCD,宽是6cm,长是8cm,P点从A开始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着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