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夜归鹿门山歌》说课稿

《锦瑟》《夜归鹿门山歌》说课稿

ID:20113935

大小:26.2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0

《锦瑟》《夜归鹿门山歌》说课稿_第1页
《锦瑟》《夜归鹿门山歌》说课稿_第2页
《锦瑟》《夜归鹿门山歌》说课稿_第3页
《锦瑟》《夜归鹿门山歌》说课稿_第4页
《锦瑟》《夜归鹿门山歌》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锦瑟》《夜归鹿门山歌》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册﹒第一单元《唐诗二首》说课稿《锦瑟》《夜归鹿门山歌》《锦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诗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写的一首律诗,主题隐晦多义,这也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本文拟用一课时完成。重在对本诗进行深刻领悟:包括分析诗歌的主旨,深入领会意象特点,结合作者坎坷经历归纳诗歌语言特点,达到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三、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并学习本诗灵活运用意象描写的作用。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旨的能力。③培养学生

2、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造成诗人仕途失意的黑暗现实,激发学生热爱社会的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诗歌主旨。四、教学方法:1、教法:拟采用“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2、学法指导:朗读法、研读法、赏读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1.资料链接1——名诗对接。①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二、了解作者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成员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成员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

4、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三、赏析《锦瑟》(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二)诵读诗歌

5、,初步感知。6第一册﹒第一单元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听朗读录音。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

6、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

7、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参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

8、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参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诘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