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说课稿.doc

夜归鹿门歌说课稿.doc

ID:56327178

大小:2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1

夜归鹿门歌说课稿.doc_第1页
夜归鹿门歌说课稿.doc_第2页
夜归鹿门歌说课稿.doc_第3页
夜归鹿门歌说课稿.doc_第4页
夜归鹿门歌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夜归鹿门歌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以学为本的教学设计——《夜归鹿门歌》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夜归鹿门歌》,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等。一、说教材 《夜归鹿门歌》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中“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自主赏析篇目,是伟大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所写的。 本单元是建立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在对诗人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的探究上,进一步对诗歌进行分析鉴赏。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掌握诗歌情景相融的特点。二、说学情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根据“知人论世

2、,以意逆志”的方法把握诗歌的主旨。但在深入分析诗歌意境方面,还有所欠缺。本单元将着力调动通过想像与联想,掌握诗歌情景交融特点,让学生学会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去鉴赏诗歌。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去鉴赏诗歌,为此,针对本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置身诗境,体会诗意;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发挥想象,再现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诗歌。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情怀和追求隐逸的人格志向

3、。 四、说教学重、难点 感受意境之美是本课重、难点: 1、把握诗歌的意象,掌握“缘景明情”的诗歌赏析方法。 2、感受作者在清闲脱俗的隐居生活描写中暗藏着的孤寂无奈的心灵。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根据学生实际,我将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注重诗歌的诵读,利用多种方式展开。 2、引导法:以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融入课堂,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3、讨论法:针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加以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4、对比法:在对比阅读中,使学生深入的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在教室配备有多媒体,结合ppt课件进行教学)六、

4、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用李白、杜甫的诗句(对孟浩然的评价导入)。 (二) 知人论世 针对这个环节的设计,我将根据几个具体的问题进行展开:1、你对古人选择隐逸生活怎样看待? 2、说说你所知道的孟浩然。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知道的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通过设置以上问题,介绍作者生平经历、品格、追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为后面鉴赏诗歌作具体的铺垫。 (三)以意逆志 这一部分,我将带领学生精读课文,具体分析诗歌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整体把握诗歌大意。 将以小组合作鉴赏的方式,从字、词、句入手,理解内容及主旨。(四)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本环节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部分,将引导学

5、生从场景及意象入手,分析其特点,感受其意境,实现情与景交融的目标。 针对这一环节,在带领学生整体感知全诗的基础上,我将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设置:(1)诗歌中选择了哪些意象?           (2)展开联想,从意象的归类中你看到了几幅景象?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些景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3)如果你是诗人,这这种美妙的意境下,通过诗歌你想要传达什么情感?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紧扣诗歌,并能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更深入的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 (五)知识拓展——“炼字”题型答题技巧 通过本诗的学习,抓住与高考题型相关的知识点,我将结合本诗设置出与“

6、炼字”题型有关答题技巧,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问题设置如下:有人说“渔梁渡头争渡喧”中的“争”字,用的很妙,你同意吗?为什么? 在以上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我将出示类似的提问方式: 如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提醒学生,在答此类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 并通过课件,展示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

7、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六)布置作业——对比阅读用课件展示王维的《归嵩山作》 问题布置:将本诗与王维的诗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本诗掌握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分析方法,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 通过对比阅读作业的布置,便于学生在课后巩固本节所掌握的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也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自主赏析诗歌的积极性。(七)教学反思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具体如下:1、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落实不够因为语文的主观性很强,自主学习环节所给与的助读材料很多,学生是否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