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有创血压的监测和护理

icu患者有创血压的监测和护理

ID:20118077

大小:368.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09

icu患者有创血压的监测和护理_第1页
icu患者有创血压的监测和护理_第2页
icu患者有创血压的监测和护理_第3页
icu患者有创血压的监测和护理_第4页
icu患者有创血压的监测和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icu患者有创血压的监测和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ICU患者有创血压的监测及护理学习内容定义适应症测压方法常规监测及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小结一、有创血压的定义为患者实施连续实时的监测,可及时、准确的反映患者血压动态变化,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的影响,准确直观,随时可取值。二、有创血压监测适应症1、各种重症休克,低血压病人(低于50mmHg)2、严重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3、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4、低温麻醉和控制性降压5、呼吸衰竭6、重危病人接受复杂大手术三、有创血压测压方法将动脉导管接三通开关,一端接冲洗装置和压力袋(内有袋装肝素生理盐水),另一端通过测压管接压力感受器连接监护仪。

2、测压时,先调整零点,将压力感受器置于右心房水平,即患者腋中线与第4肋交点处;将测压管和压力感受器内充满液体,排净空气;启动零点校正键,转动三通开关,关闭动脉导管,拧开压力传感器的排气孔,使压力感受器与大气相通,当监护仪数字显示“0”时,提示调试零点成功。调试完毕,转动三通,关闭压力感受器的排气孔,使压力感受器与大气隔绝并与动脉导管相通,显示器显示出所测压力的波形与数值,调试波形振幅。四、常规监测及护理1、做好健康教育置管前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创血压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其了解有关有创血压的知识、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

3、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血栓、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2、严密观察监测指标一般每30min监测1次并做记录,病情不稳定时,随时监测记录。测压前与袖带测压进行核对,避免误差过大;正常情况下动脉导管内测量的血压比通过袖带测量的血压高出2mmHg一8mmHg,在危重患者可以高出10mmHg一30mmHg。密切观察监护仪上的压力及各波形的变化,若波形过高、低钝或消失,压力数值与临床不符,可能存在动脉导管阻塞、脱出,换能器位置不当,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3、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测压管道系统始终保持无菌状态,所用针头、管道、三通接

4、头均为一次性使用。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每次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待自然晾干或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然后覆盖透明无菌膜,防止感染,有血渍时及时更换。肝素帽每周更换1次,抽取血标本后的肝素帽应立即更换;三通、测压连接管每天更换1次,并将三通及压力感受器用无菌纱布包裹。4、保持测压管道通畅保证测压管的各个接头紧密连接妥善固定穿刺针、延长管及测压肢体,防止穿刺针及测压管脱落、导管受压、扭曲及脱开后出血。用持续冲洗装置冲洗,保持管道通畅,压力袋压力为20~44kPa,流速为3ml/h,以防血液凝固;熟悉三通使用方法,使三通开关保持在正确的方向,每次测压后应立

5、即用肝索盐水进行快速冲洗,防止血液凝固。5、用血标本采集方法采集血标本时,导管接头处用碘伏消毒,然后用注射器将管道内液体全部抽出后弃去一部分血液再取血,以避免血液稀释而影响检验结果.注意减少失血,操作中严防血管内进气造成空气栓塞,一旦发现气泡,即用注射器抽出。五、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1、远端肢体缺血2、局部出血血肿3、感染1、远端肢体缺血主要原因为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局部长时间包扎过紧等。表现为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其形成与置管时间、血管壁损伤、导管粗细和材料等因素有关,一般置管小于2h无血栓形成,20~50h发生率为50%。1、远端肢体缺血(1)

6、术前要确知被捕管动脉的侧肢循环情况,动脉有病变者应避免穿刺。(2)尽量减少动脉损伤,穿刺时要求技术娴熟,动作轻柔、稳、准,避免反复穿刺造成m管壁损伤。(3)选择适当的穿刺针,一般成人为14~20G导管,小儿为22~24G导管.切勿太粗及反复使用。(4)保持三通良好性能,以确保肝素盐水的滴人;保持管道通畅,每次经测压管抽仍取动脉血后,应用肝素盐水进行冲洗。1、远端肢体缺血(5)管道内如有血块堵塞时应及时抽出,以防发生动脉栓塞。(6)严密观察术侧远端手指或足趾的颜色与温度.并通过同侧手指套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手部的血运情况,发现有缺血征象如肤色苍白、

7、发凉及有疼痛感等异常变化,应及时拔管,并进行处理。(7)固定置管肢体时,切勿行环形包扎或包扎过紧。(8)动脉置管时间长短与血栓形成呈正相关,在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后,应及早拔出,一般不超过7d。2、局部出血血肿与穿刺失败及拔出穿刺针时未有效地压迫止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或肝素用量不当,术后穿刺侧过于屈曲有关,尤其是应用抗凝剂的患者。2、局部出血血肿(1)穿刺失败及拔出穿刺针时,根据不同的进针方法来确定局部压迫时间长短,如系穿刺进针,压迫5min;动脉切开进针,压迫10min。(2)局部用纱布和宽绷带加压覆盖,加压包扎中心要在血管进针点。必要时局部用绷

8、带加压包扎,30min后予以解除。(3)术后嘱患者保持术侧肢体伸直,短期内患者如有活动注意局部观察,以防出血。(4)出现血肿可用50%硫酸镁湿敷。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