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四 鉴赏(分析)艺术技巧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四 鉴赏(分析)艺术技巧

ID:20118458

大小:10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9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四 鉴赏(分析)艺术技巧_第1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四 鉴赏(分析)艺术技巧_第2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四 鉴赏(分析)艺术技巧_第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四 鉴赏(分析)艺术技巧_第4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四 鉴赏(分析)艺术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专题二 考点突破四 鉴赏(分析)艺术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鉴赏(分析)艺术技巧Ⅰ 构建起艺术技巧的知识体系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意蕴丰厚的文章。其基本特点是题材广泛,以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有意境。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辞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不管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把所绘的景与物、所写的人与事、所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因此,散文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这是在掌握散文表达技巧时必须明白的一个根本原则

2、。一、掌握散文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2015·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已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节选自张抗

3、抗《云和梯田》)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比喻、拟人、排比。②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画线句子的修辞运用情况及叠音词的运用效果。第一问难度不大,比喻:将“梯田”比喻成“梯子”。拟人:太阳“攀”上梯子。排比: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金灿灿。第二问连用“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金灿灿”四个叠音词,韵律和

4、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梯田的形象真实可感,如在眼前。(2015·山东)《四堡雕版》(原文见本章专题二“考点二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这里的表现手法主要是指修辞手法)(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2)13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之情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1)首先要明确表现手法,“猜想”如花似锦,运用了比喻;“如花似锦”与“灰飞烟灭”又形成对比。然后考虑“如花似锦”的“猜想”指什么,显然,作

6、者对四堡雕版文化的繁盛充满了美好的想象,这想象像“花”“锦”一样,而实际上,“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这使作者美好的想象破灭了。(2)叙述对象是“历史”,却用了“走”这个动词,拟人手法显而易见,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流露出作者的惋惜和对过去的怀念。精要点拨散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九种:比喻,比拟(含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九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如下:(1)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

7、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2)比拟:使被描摹的物(拟人)或人(拟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3)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4)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5)对偶:在形式上,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使表达更集中、凝练而又比照鲜明。(6)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

8、气势。(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8)设问:自问自答,启发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过渡作用。(9)反问:语气强烈,感情强化。二、掌握散文常见常用的表现手法(2015·重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