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老东坎资料

滨海老东坎资料

ID:20127593

大小: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0

滨海老东坎资料_第1页
滨海老东坎资料_第2页
滨海老东坎资料_第3页
滨海老东坎资料_第4页
滨海老东坎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滨海老东坎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记忆中老东坎又名汪家坎,有一条左弯右拐的古镇长街,长约二千多米,中心一条石板路,夹着青砖砌成的路面,一间连一间的四梁八柱式小瓦店铺,错列在街道两旁,南北货店,挨着茶楼接着银匠店,隔着说书堂肩着李为齐大药房,连着庞家票号,对面是老淮东戏院,张家面馆邻着姚家铁匠铺,习家烟草行穿巷紧着王家烧饼店,依着汪家油坊是周家寿材铺并墙又是沈家客栈.... 老街的繁华算是车水马龙,喧闹声中记录着小城的历史年轮,著名的阜东巷,鱼市口,中市桥闻名海内外,老人称老东坎为神龟之地,三百多年以来从未受涝受洪水淹及,据说海啸从不近坎,近八滩就必退了,于

2、是就有了金东坎银八滩之说,老人讲东坎过去夏天是无蚊的,城外四周环着前河;仁河;妇女河;和清水河.记得小时候我在天井夏夜乘凉确也没有幸接待过"蚊先生",拒说东坎街日本鬼子不敢住,一住纪闹肚子而水土不服,还有日本鬼子飞机投在老东坎的炸弹炸不响,几年前在老街上确有刨出的几十斤重日产炸弹,见证着日本军国侵略东坎的罪行.先有仁和桥,后有汪家坎,再有黄坡寺,听说近来仁和桥拆了并且平河建房,我感到有点遗憾,文化遗产是要保护的,老东坎过去有好多亭台:中市桥头迎宾亭,东坎中学积善亭<后公园现还存有一座桃李亭>,天地仁和亭等都渐在人们视野消失

3、,但值得庆幸的是黄坡寺正在扩建中,佛门信徒增多使得大雄宝殿香火越来越浓!  淮剧是老东坎的地方戏,家喻户晓,淮剧著名演员栾玉华,<艺名五岁红>粱锦中,裔小平等都生活在这块艺术大地上而名誉一方!代表剧目<秦湘莲>,<三女抢板>红极苏北大地久演不厌而多年不衰......    老东坎的美食不得了的,有吃在东坎度春秋之说:喝着鸭蛋汪五醍浆;品尝五香带皮花生米,姚制猪头肉,红曲野兔小狗肉,素制大肠咸蚕豆,山芋团,滨海刀工肉圆,滨海手工香肠,灯影凉粉,耦粉汤圆,何首乌粉,条虾等,客人来了要么不想走,要么就发胖,味道绝对顶呱呱哩!  

4、  老东坎的文化人大多朴实不张扬,有厚重的一面,代表书法界的有敦甫先生,何冰生(阜宁)先生,民间散文诗作家项频先生,剧作家曹斌先生,画家陈立民先生,篆刻理论家王一群先生,现代律诗创作家李木牛先生;吴克勤先生等,他们的艺术生涯,领导着一代老东坎文坛的风骚;而传承着后继的才团大军相依相随!  东坎老街心东街路南从东起第一个巷子叫红旗巷,原名双游里,此巷曾有山阳县(1914年改名淮安县,今淮安市楚州区)人沃朝阳和阜宁人戴德成比屋而居,均工诗善书,又皆重游泮水,因名双游里。1956年根据巷子内红旗旅社改名。沃朝阳,字桐轩,清山阳县

5、人,居阜宁,嘉庆十七年(1812)诸生,重宴泮林,善书法,其诗圆洁舒卷。年81无疾而终。著有《紫藤轩诗存》,见《山阳诗征续编》卷14,收其诗11首。东坎古镇的历史(三)仁和镇从石湖来周运中现在滨海县人坐车子到涟水县去,要路过一个石湖镇,这是涟水县最东的一个镇,和滨海搭界。石湖镇从前叫佃湖镇,因为一个大湖得名,但是我们过去一直不晓得我们滨海县治所在的东坎镇原来是从石湖镇派生出来的,就是说,是石湖镇的商人来创建了东坎镇的前身——仁和镇。刘大卫老先生在《阜宁人》第十四期(江苏省阜宁旅台同乡会编印,1996年)发表了一篇《古镇仁和

6、史话》,我曾经亲自拜访刘老,看到这篇大作,因为我们大陆人看《阜宁人》不便利,所以我现在介绍给大家。刘老查阅了仁和镇(后集)大户钱氏的家谱,其中说钱氏的祖先钱爱川在嘉靖年间从水乡洼地兴化县来到庙湾场,到第五代钱兰生到佃湖镇发展,钱兰生生于崇祯九年,卒于康熙三十六年,61岁。钱兰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钱万禄(1670—1735),二儿子叫钱万乘(1679—1735),字宏都,三儿子叫钱万寿(1688—1750),字永龄。钱万禄“当前清开国时,遣弟宏都、永龄两公,创兴仁和镇”。钱万寿“兴仁和镇,为商界领袖,当地望之若山斗,创造市

7、房计数百楹,街衢由此宽敞,称为阜邑特镇。”刘老认为创建仁和镇的时间在康熙四十九到五十二年(1710—1713),所谓“开国时”是后人追溯,说得不精确。刘老看到的《钱氏宗谱》是1924年重修的,虽然不是清朝的原始版本,但是在二百年内,一脉相承,递有重修,所以钱氏创建仁和镇应该无可置疑。康熙年间,随着黄河三角洲的不断东扩,今滨海县境内的人口不断增长,所以离开石湖镇40里的这块地方被钱氏兄弟看中,他们大概没有想到两百多年后这里成立了一个滨海县,当然市面早就转移到东面的东坎了东坎古镇的历史(八)吴大少爷烧库周运中西街路北界,鱼市口

8、巷子往西,不远就是西当铺巷子,那块过去全是吴家,有个吴大少爷,家里肥呐!过去东坎前河南界全是坟茔堆,后来在坟茔堆中间平得一大块,建了滨海中学。滨中北界有条大沟,沟北界、中市路西界还全是坟茔堆,1958年才平得,这是我大爷说的,他们当时参加劳动。中市桥早有一条小土路,前河南岸也早有一些人家。这个吴大少爷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