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南京老门东

行走南京老门东

ID:21352543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行走南京老门东_第1页
行走南京老门东_第2页
行走南京老门东_第3页
行走南京老门东_第4页
行走南京老门东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走南京老门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行走南京老门东鞠景生到北京游玩,人们感受的是帝王文化的博大与深厚;到南京游玩,人们追寻的是平民文化的幽深与绵长。南京,虽为十朝古都,但真正值得记忆、翻阅、品味、深思的不是那如过眼云烟的王者之气,而是千年传承、亘古不变的市井文化、区域风俗、南京味道。在这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值一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历史规律,“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才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永恒。行走南京,感受南京味道,就要到城南。南京人都知道这么一句话:最南京的是城南,最城南的是门东。历史上的南京布局和现在有所不同。在1949年以前,新街口地区还比较荒凉,鼓楼向北更是人烟稀少,商

2、业及居住最发达的地区是城南。出现这一现状与中国人的居住习惯有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爱择水而居,十里秦淮,桨声灯影,给人们带来生命之源,让漕运得以兴盛,从而形成了南京特有的文化——秦淮文化。古老的南京城城门众多,素有里十三外十八之说。城门内外,自然是交通繁忙,商贸发达,以中华门为中心的地区更是长盛不衰。中华门是全国最大的城堡,单是堡内藏兵洞就可藏兵数千。现在我们见到的中华门为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定都南京后所建。传说当年工匠们始终无法把门楼建好,后来把巨富沈万三的聚宝盆拿来压在门下,才得以建成,因而中华门又叫聚宝门。出了城门,一座大桥静卧在宽阔的护城河上,这就是长干

3、桥。过了桥,就到了长干里。李白的《长干行》中“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长干里就是这里。想当年,怀才不遇、豪放不羁的李白黄昏时定然多次在此徘徊,才写下这缠绵悱恻的古诗。从长干里往西就是有名的上码头和下码头。当年南京人吃的大米从安徽、江宁等地漕运到此,然后转运。这里曾经的兴旺不难想象。5中华门内就被称为城南了。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腰缠万贯的富人,才高八斗的书生,身怀绝技的工匠,沦落风尘的艺人都来到这里,或销金,或谋生,演绎出来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从现在还流传的一些地名可以看到当年城南的繁荣,乌衣巷、朱雀桥、朱雀街、孝顺里、桃叶渡、夫子庙、江南贡院等,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段故事。城门

4、以西叫门西,这里有甘熙宅第,有李白登临赋诗,写出“凤凰台上凤凰游”的凤凰台等。中华门以东叫门东,俗称老门东。老门东中心地区在夫子庙箍桶巷南侧与剪子巷交接处。2010年起,南京市政府在这里圈地,进行保护性复兴与开发。如今,按照传统样式复建的传统中式木质建筑古色古香,青砖黛瓦马头墙,小巷逶迤石板路,集中展现了传统文化,再现了老城南的风貌。在南京,当你玩够了夫子庙,沿着箍桶巷南行,在与剪子巷交叉处,一高达17米的石牌坊便横在眼前。石牌坊上书“老门东”三个字。穿过石牌坊,便进入如今的老门东地区。踩着青砖路面,一直前行,直至明城墙根,两边尽是复古建筑,或呈徽派风格,或显苏式气质,各有特色,

5、各具风流。行走在里巷之中,你会发现这里的巷名很特别,有中营,边营,三条营等。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与军营有关。原来,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在这里修建城墙,大量的军队驻扎在工地附近,就衍生出了这些带有军事色彩的地名。从那时起,南京贫民在此聚居,形成了具有浓郁南京地方味道的居民区。直到现在,这里居住的还主要是土生土长的南京居民,讲着最纯正的南京话,过着最地道的南京生活。南京能够形成以老城南、老门东为代表的南京味道,除因生活所需而自然形成的区域外,还有朝廷的人为因素。南京虽为千古名城,十朝古都,但在此建都的大部分是地方割据政权,偏安王朝,待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在此,南京才真正成为大一

6、统王朝的首都,天子脚下,皇城根儿。自古以来,中国人是最讲究名份、位次的,天朝都城,自然要分清等级,讲究排场。于是南京在高筑墙,广积粮的同时,也和北京城一样,把三六九等的人群安排到了三六九等的区域。整个南京城被分成三个功能区域,东区是政治活动区域,围绕着皇宫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王公贵族和部委办局等国家机构。北区是城防区域,主要是驻扎守城部队及训练营地,至今城北还有一些带军事色彩的古地名。南部主要是商贸和市民居住区域,大量的商贾和贫民在此居住。这样的分布格局一直沿袭到民国时期。历史演变,朝代更替,不变的是贫民区。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代代传承,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南京市井文化。要体验真正的南京

7、味道,就到城南。而中华门城堡两边的门东门西,就是打开这座古城,走进古南京的两扇大门。5走进老门东,就是进行一次时空穿越,明清建筑,明清风味,百年老店,让你回到从前。打扮入时,身背相机的游客又告诉你,这是在现代。手抚古老的城墙,那斑驳的巨大的明城砖透出的古老的气息,让你想象出,它经历了多少历史沧桑,见证了多少血泪兴废。在高大的城墙脚下,一个人显得多么渺小。沿着城墙,漫步西行。在聚宝亭下,我们停住了脚步。由巍巍聚宝门到这小巧别致的聚宝亭,整个门东地区已成宝地,都在聚宝。看北京的四合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