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案13

《长亭送别》教案13

ID:20127770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长亭送别》教案13_第1页
《长亭送别》教案13_第2页
《长亭送别》教案13_第3页
《长亭送别》教案13_第4页
《长亭送别》教案13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亭送别》教案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长亭送别》教案13《长亭送别》教案13《长亭送别》教案13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主旨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解读赏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关汉卿的《窦娥冤》,了解了元杂剧中的一个个性鲜明、敢于反抗的妇女窦娥的光辉形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了解元杂剧中另一个勇于反抗现实的妇女崔莺莺的形象。  二.介绍王实甫和他的作

2、品:  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时期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据贾仲明《凌波仙》吊词介绍,王实甫在当时即享有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来。所作杂剧十四种,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

3、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崔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崔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其次,崔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崔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

4、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三.预习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谂知(niǎn)暮霭(ǎi)胸臆(yì)B.泠泠(léng)相偎(wēi)栖迟(qī)  c.赓续(gēng)玉醅(pé

5、i)揾做(wěn)D.萧瑟(sè)憔悴(cuì)顷刻(qǐng)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B.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c.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D.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E.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端饭的盘子)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相守)  B.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前)趁程途节饮食(赶)  C.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和着)寻思起就里(内中的实际情况)  D.一递一气

6、长吁气(交替)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  四.理清剧情结构:  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素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夫妻分别。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五.理

7、解第一部分:  1.[端正好]一曲是化用谁的诗词?你能背诵原作吗?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一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端正好]一曲所写的环境起何作用?  提示: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后二句自问自答,采用夸张手法  长亭送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