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把握时机从细节入手

教育要把握时机从细节入手

ID:2012908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教育要把握时机从细节入手_第1页
教育要把握时机从细节入手_第2页
教育要把握时机从细节入手_第3页
教育要把握时机从细节入手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要把握时机从细节入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要把握时机从细节入手: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去研究和把握住教育的时机,从细节入手,做到“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教育;时机;细节  :G630.2:B:1672-1578(2011)01-0042-01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字:有一位中学生,他的数学很糟糕,孩子的爸妈对他的成绩很着急,在孩子的某此学业成绩测试前,家长对其说:"如果这次你的数学成绩达不到60分,就要对你进行严厉的惩罚。"可是这次孩子只考了59分,孩子拿着卷

2、子反复寻找,想从卷子上找到那可爱的一分,最后失望了。无奈之下他去求数学老师,"老师,你能不能多给一分?"数学老师通过交谈了解到他为什么如此渴望得到这一分,于是这位数学老师对孩子说:"这一分我不能给你,因为分数是不能送的,但是我可以将它借给你,不过你要还我高利息的。在下一次的测试中,你不但要考及格,而且我还要在你的考试分数上扣10分。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们就立个合同,你在上面签个字怎么样?"这个孩子满口答应下来。于是老师在学生的试卷上加了1分。在下一次测试中,孩子考了88分,数学老师也兑现承诺减掉10分,还有78分。就是这样一篇文字给我很大启发,那就

3、是把握教育最佳时机。  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去研究和把握住教育的时机,从细节入手,做到“润物细无声”。  新学期开端,孩子往往把新学期作为自己追求新目标的起点,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孩子自尊心和成人感增强,积极性也因此得到调动。在这种生活转折关头,教师应把握这个时机,在“新”字上做文章。记得一位老师说过:“能够从纷沓而至的人群中一眼认出教过的学生,那就是好教师;能与学生友好、默契相处的就是好教师;能创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

4、调动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就是好教师。”我要做的是尽快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一位学生能认识到:他在老师的心目中是有地位的,,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从而觉得老师是值得信赖的,为师生之情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老师的行为胜于言教。我的同事在上课前,每当全班学生齐刷刷地起立时,她都要后退一步,毕恭毕敬地深鞠一躬,然后请学生坐下。学生时刻在关注、评价和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并将其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品德基石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由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砌起来的。”多年以后,毕业的学生回忆起这

5、位教师,都会想起这个细节。他们说,那个姿势已经连同老师的品质一起深深地烙在了他们心里。  当孩子不好的思想正在萌发或行为出现反常时,教师应以敏锐的洞察力注意其一言一行,从关心爱护出发拉孩子一把。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的背后,是责任意识的淡漠,而责任感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你得言而有信,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为自己的承诺付出代价。孩子正是在这样的磕磕绊绊中学会分析和思考,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当孩子因某种原因自尊心受到损害,极易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往往表现出颓废、失去信心等情绪。这时,教师应帮助孩子分析受挫的原因,总结失利的

6、教训,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上学期,我班一位姓董的女生在课间向我哭诉,说他附近的几个男生总说她长的丑,她自己感到很自卑。我先批评了那几个淘气的男生,不能以貌取人,让他们尊重同学。然后结合我自己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开导那位女生,"你不是特别漂亮,但你肯定不丑,虽说先天条件我们不能改变,但智慧、修养、知识量能让人变得更美。"给她的外貌正确的定位,帮她确定人生的目标,重要的是让她重新树立了信心。  当孩子感受到成功喜悦的时候,他们信心十足,情绪高涨,教师若能在赞许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明确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孩子会更加努力。有一个初一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7、,家长不太重视其学习,自己产生厌学情绪,经常不做作业,课堂上注意力也不知去了哪里,成绩当然很糟糕。在一次历史课上,我发现他对当时讲课内容有一点兴趣,就和他讨论一些简单相关内容并不断的表扬、鼓励他,没想到他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认真听我的每一堂课。我适时赞许鼓励并要求他去尝试其他科目。经过一段时间,该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各科作业完成了,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总之,只有找到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机,从细节入手,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就能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