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把握到细节入手

从宏观把握到细节入手

ID:32370973

大小:55.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3

上传者:U-25949
从宏观把握到细节入手_第1页
从宏观把握到细节入手_第2页
从宏观把握到细节入手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宏观把握到细节入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从宏观把握到细节入手——浅谈历史教材的处理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教师执教的依据,尤其是对于文科教学而言,教材的作用更加重要,因此如何在教材中提取最有效的信息,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这历来是文科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历史教材是一本高度浓缩的教材,它把历史的绚丽隐喻在了方块字之间,也把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成了几本薄薄的册子,所以从浓缩的历史教材中再现当年历史的真实尤其要注重对教材把握。历史教材的把握,在于整体上宏观的把握,下面我试图从教材的整体解读、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历史观的整体统一三个方面浅略的谈一下我教学一年多来的一点心得。(一)整体上解读教材。一本教材拿到手后,对于教师与学生同样是生疏的,然而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而言,它又是熟悉的,因为这本教材的知识点是多年来专业熏陶的,甚至因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在某些知识点上的精确性比教材还要全面。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本教材同样需要我们精心的研究,从整体上全面的解读教材。全面的解读教材,对于每一位一线教师具体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习惯于先通读一遍教材,这样才能对教材的结构具备了最初的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是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通读一遍教材之后对于教材的编写模式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明确了教学的整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会进一步的研究目录,目录是一本书的框架所在,而研究目录更是进一步的用已有的材料来解读教材,当然对目录的了解是本着研究的态度去认真揣摩的,不仅要从目录的编写中进一步的精炼教材的体系,更要对目录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即使种论证的过程更多的是在寻找教材的编写意图,然而这样认真的研究之后,教材已经以一个整体的形象植根于我们教学意识中。(二)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教材的整体解读是进一步宏观把握教材的基础,对教材的宏观把握不能停留在编写方式的了解上,在了解了编写意图之后,更要进一步的掌握教材的整体的知识体系。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尽可能的将这种遗憾降到最低的限度是每一位教师最大的心愿,而促使遗憾降低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在教师非常清晰的知识体系中,学会学习,学会治学,学会做人。所以在对教材已经有了整体感之后,则要进一步的研究这本书的整体的知识体系,整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因为学科的不同,方式也是迥然不同的。而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整理知识体系,就是要在已经掌握了的教材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教学内容全面的整合,尤其是要编排好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本学期此历史阶段的教学的重点部分和难点所在,从而做到胸有沟壑。(三)历史观的整体统一学生是一个渐进成长的动态的个体,因此他们的认知水平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对教材的知识体系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后,至关重要的问题随即而至,那就是在这本教材的实施的一学期中,期望对学生的能力有怎样的培养,这落实到历史教学中就是历史观的培养。 历史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能用一句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来概括,而且即使是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是一个非常广博的概念,这里涉及到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历史发展偶然性的认识、历史发展源动力的认识、历史发展人民与英雄人物作用的认识等等,一个学期的教学不可能全部涉及到,这就要在对历史知识有全面的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最有效的史实来涉透历史观的教学,而且历史观的教学要注重渐进性。这里举英雄人物的历史观教学,我处理过程事后的一点总结,在高一的上学期中,我们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李鸿章,在对李鸿章的评价中,我涉透给学生的是,历史人物的评价除了要注重历史事件的结果同时也要注重其主观动因,由此让学生对李鸿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进而在高一下学期的教学中,在对毛泽东的一生的认识中,我又涉透给了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要看其主要贡献,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对人物的评价不能因其功而忽视其不足,也不能一眚掩大德。在高二上学期的教学中,在拿破仑和俾斯麦的评价中,又让学生意识到了英雄人物是历史发展造就的,让学生明白了时势造英雄。在高二下学期的教学中又涉及到了希特勒,借而让学生明白英雄人物的个人修养对历史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这样的认识了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意识到,任何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过程中,人民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一个完整的人民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的辩证认识就相对的循序渐进了。而这样的历史观的教学是要在整本书的历史观高度统一的认识基础上完成的。对教材的整体性有了认识之后,就到了教学的常规过程,而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教材的细节展开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关键的细节往往会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我从细节的整合、细节的舍弃、细节的挖掘三个方面谈一下我对细节的认识。(一)细节的整合历史是一个以细节特别多为特点的学科。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动态发展中,都是以细节的史实为依托的,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最难处理的也是细节,纷杂的历史事件中,学生不能理出头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过多的纠缠史实,局部的放大会以放弃了整体为代价。因此对于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应该要尽可能的将其条理化清晰化。例如在中国近代史的前期中,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教材的相当多的篇幅在讲叙这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在引导学生整理这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每一个细节,学生会根本抓不住要点,因此引导的过程中,必然将细节整合,从而概括出了五个阶段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是如何一步步的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这样就将教材跨跃性极大的东西进行了整合。(二)细节的舍弃历史的细节太多,多到你不得不忍痛割爱,那么哪些细节可以割舍,我在教学中一般有两个出发点,其一是这个细节对事件的发展不起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教材中有战争的五个战役,这五个战役中有大量的细节而且是学生感兴趣的细节,如邓世昌的太阳犬的细节、丁汝昌自杀的细节、刘步蟾指挥的细节,这些都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细节,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北洋水师早就调动起来了,因此在处理这几个细节时我就完全舍弃了,尽管明明知道历史的生动性在我的舍弃中被扼杀了,但是我更明白学生真的兴趣调动起来之后,课堂的课外延续的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的去查找相关的几容,实际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是因为舍弃而消失,而是因为了舍弃给他们留有了自我寻找的空间而发挥出来了;第二个出发点是书本上的细节已经很详实,比如说在准备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再调整这一节时,德国的赔款问题是导致凡尔赛体系走向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教材对这个细节的处理上很详实,因此这个细节的描述我也省略了,因为重复教材已有的东西是扼杀学生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原因。(三)细节的挖掘 历史的精彩实际上就是在细节的挖掘上,一年多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挖掘出一个历史细节的重要性,我挖掘历史细节也有两个出发点,其一是历史的细节中有隐含的知识。在讲解到俄国的二月革命过程中,教材没有明确说明这次革命是哪个阶级领导的,但是却是用了一个细节告诉着学生,因此我在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这个细节上让学生一起和我挖掘教材没有写出的内容,学生经过了思考之后,普遍性的认为这场革命应该是由后来出现的这个政权的领导力量共同领导的,而在处理这个细节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的提出怎样认识革命的性质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最终再一次印证了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革命和战争的性质是由其目的决定的;其二是历史的细节中在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做铺垫。在讲到欧洲安全问题也就是《洛迦诺公约》时,学生在学过了条约的内容的时候,已经普遍性的认为这里没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我突然的抛出了一个我事先准备好的细节,《洛迦诺公约》的规定是为欧洲的安全保障而做的条约,而后来的历史却证明这个条约并不安全,成为德国发动战争的理由之一,为什么?学生在和平的感觉中突然被这个问题调动起了积极性,由此而展开了讨论,最后通过细节的分析认识到,所谓的安全公约根本就不可能保障欧洲的安全。细节的力量在学生的讨论中尽显本色。历史教材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东西,历史是一门色彩斑斓的学科,让学生在历史的丰富多彩中体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偶然,赋予历史鲜活的生命,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的合理的处理;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遗憾中总结,为的是迎接全新的遗憾。感谢沈老师和各位老师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把一年多来的体会进行整理,也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正。草于2004年3月9日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