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西方哲学的相通之处

论东西方哲学的相通之处

ID:20132923

大小:5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论东西方哲学的相通之处_第1页
论东西方哲学的相通之处_第2页
论东西方哲学的相通之处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东西方哲学的相通之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东西方哲学的相通之处随着年齿渐长,伙伴渐疏,好几个朋友过年都没回来.心绪无聊,认真的看了一些书.发现东西方哲学有很多地方是惊人的相似.即使间隔一个地球的距离,风俗地理有大不同之处,可是文化的产生却有殊流同归之向.聊摘与此,记之.    1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毕达哥拉斯说,万物皆数,数是宇宙的本原。点比作一元,线作二元,面是三元,体作四元。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产生二,而我是属于一的不定的质料,一则是原因.从完美的一和不定的二中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产生点,从点产生线,从线产生面,从面生出体,

2、从体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地水火风。    2.老子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赫拉克利特说,事物的运动变化由内部包含的矛盾所推动,一切都是斗争产生的。自然追求对立的东西。他用对立的东西制造出和谐,而不是用相同的东西;用相反的东西造成协调,而不是联合一致的东西    3.管仲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老子也说,大道汜兮  泰特斯说,水是万物的本原    4.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

3、不勤。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谬呵,独立而不该,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泰特斯说,万物的本源是无限者,一切生自无限者,一切灭自无限者。他无法用特定的物质形态的东西去说明世界万物的产生于变化。这个本原本身不生不灭,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他没有界限,没有限制,没有规定的物质性实体    5.老子说,孔德之荣,

4、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请呵。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道生之,而德蓄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德而贵道。  苏格拉底说,美德就是知识。他临死前教育人们:不要只顾个人和财产,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灵魂。这是更重要的事情。我告诉你们,尽情不能带来美德,美德却可以为人们带来金钱,以及个人和国家的其他一切好事。    6.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

5、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苏格拉底说,一个人要掌舵就必须有关于船的构造和功能的知识,要治理国家就必须有关于国家的性质和目的的知识。知识是德性的基础。要为善,就必须先具有善的知识。所以一个掌握国家政权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知识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人来掌握。    7.老子说,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德谟克利特说,“快乐有肉体的,物质的快乐和灵魂的精神的快乐。对于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精神灵魂的快乐。精神的完善可

6、以弥补躯体的不足。没有智慧的精神,躯体再强壮也没用。”“卑劣的,愚蠢的,放纵的快乐,与其说是活的不好,不如说是慢性死亡。”“追求对灵魂好的东西,是神圣的东西;追求对肉体好的东西,是追求凡俗的东西”“对于一切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并在吃喝,情爱方面过度的人,快乐的时间是很短的。”………….    8.老子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掍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惚。寻寻呵,不可名也,

7、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巴门尼德说,万物的本原是一。存在的一系列基本特性:唯一,不动,永恒。存在者有一条最后的边界。他在各方面都是完全的,好像一个滚圆的球体,从中心到每一个面的距离都相等。思想和存在时同一的。    9.老子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牗,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亚里斯多德说:感觉经验虽然能够给我们以个别事物

8、的最重要认识,但他不能告诉我们事物的原因,只知事物之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凭感觉经验只知道火是热的,不知道火为什么是热的。人们只有通过理性的认识活动,才能了解事物的原因,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和本质。科学知识不能由感觉直接得到,必须通过理性进行科学证明才能获得。因为感觉得到的东西必定是个别的,而科学知识却是一般的东西。因此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富有智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