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远离毒品》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远离毒品》教学设计

ID:20145110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9

小学品德与社会《远离毒品》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远离毒品》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远离毒品》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远离毒品》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远离毒品》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远离毒品》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资料《远离毒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向学生进行禁毒知识宣传,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认识法律具体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2.能力目标:能掌握抗拒毒品侵袭的方法,正确对待生活的挫折和困难。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及家庭乃至社会的危害。对于毒品我们的态度就是“远离”。针对非法运输、买卖、存放、使用毒品和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行为我们可以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坚决加以打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生命意识、禁毒意识、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提高拒毒防毒意识,懂得要做对社会有用人才。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

2、意识。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每个学生能清楚认识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这样,未成年人依靠法律武器坚决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社会安定团结局面贡献一份力量。{课前准备}  1.幻灯片(近代史上禁烟宣传资料、有关毒品的图片以及物质结构剖析它对人类的危害性)  2.录像片(《毒品的危害》、《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虎门销烟》)  3.动画(《毒品难戒》)学习资料专业资料{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同伴合作、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设备适当配合{教学重点}  毒品的危害性和严厉打击有关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教学难点}  教育对象(未成年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容易

3、经受不了各种诱惑,所以正确引导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一)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什么时候开始施行?(2008.6.1)“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6月26日)提问: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毒品蔓延的社会现象和“让我们远离毒品”的警示)介绍:毒品已经使世界1000万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因为吸毒,每年有10万人死去。毒品是当今世界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列的人类三大公害之一。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青少年更是最大的受害者。1987年6月12—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禁毒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

4、毒”的口号,通过了《政治宣言》,宣布世界各国在毒品问题上负有“集体责任”。会议还确定今后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学习资料专业资料据介绍,2年多来,深圳市公安、海关、边防等部门共侦破各类毒品案件4076宗,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4743人,刑拘4380人,逮捕4002人,打掉毒品犯罪团伙238个,摧毁制毒加工厂窝点46个,缴获各类毒品2486多公斤,缴获麻黄素、醋酸酐、苯基丙酮等易制毒化学品30.78吨,成功侦破了数十宗公安部、省公安厅督办的毒品专案和一大批重特大制贩毒品案件。 提问:哪种花最漂亮?(罂粟花)介绍:罂粟花·吸毒者—罂粟花虽然

5、漂亮、艳丽,但它是制作毒品的原料,是一切毒品的根源。它的存在使世界每年至少有10万人丧失生命。因此被人们称为“恶之花、毒花”。设问介绍:什么是毒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包括128种麻醉药品和104种精神药品两大类。常见的新毒品还有冰毒、摇头丸、K粉、杜冷丁等。活动“慧眼识毒”:(请学生根据图片,辨别毒品,说出名称)介绍:常见毒品知识表名称俗称毒性症状鸦片大烟、烟土、阿片会出现面无血色、瘦弱不堪、呆滞失眠,体质器官损坏,急性中毒呼吸抑制死亡。学习资料专业资料

6、海洛因白粉、白面、毒品之王毒性是吗啡4-5倍,成瘾性极强,精神麻木,器官损坏,容易引起呼吸抑制中毒死亡。可卡因 导致心律不齐血压高,心肺与肝功能损害,丧失判断能力,把幻觉当成真实出现自杀。甲基苯丙胺冰毒具有强烈精神依赖性,有人使用一次就会上瘾,数量每日1-2次增加到每日6-7次。氯胺酮K粉有致幻作用,导致感觉与意识分离,产生幻觉,麻痹人的神经。多在歌舞厅发现。摇头丸迷魂药有致幻作用,导致意志丧失、任人摆布,行为失控冲动,听曲即跳,甚至摇断脖子。(二)提问:毒品具有哪些共同特征?介绍三大特征:1、成瘾性。是指吸毒会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就会产生戒断的症状。兴奋结束,

7、开始“万箭穿心”。学习资料专业资料2、非法性。是指吸毒、种植、制作、贩卖毒品等行为都是国家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3、危害性。是指由于其依赖性会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这种药,而以后又有加大剂量的趋势,并且还会为获得它而不择手段。因此,我们青少年学生千万不要去碰它们。一朝沾上,终生痛苦。等到你想摆脱它们时,已经来不及了。设问介绍:吸毒的方式有哪些?(口服式、抽服式、注射式、鼻吸式)介绍:这一组照片先后拍的是同一位妇女。原来脸色红润健康,逐渐变黄消瘦,最后骨瘦如柴,象一个活着的僵尸,令人恐惧讨论:1、她的变化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