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的观察护理体会

病毒性脑炎的观察护理体会

ID:20162071

大小:7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病毒性脑炎的观察护理体会_第1页
病毒性脑炎的观察护理体会_第2页
病毒性脑炎的观察护理体会_第3页
病毒性脑炎的观察护理体会_第4页
病毒性脑炎的观察护理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毒性脑炎的观察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病毒性脑炎的观察护理体会何晓莉(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儿科678000)【摘要】病毒性脑炎: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肠道病毒感染是引起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第一位的病原体。其次还有很多种病毒都会引起病毒性脑炎的发生。早期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流涕或腹泻,皮疹等。患儿经常以发热待诊,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皮疹等就诊。只有当患者出现抽搐、昏迷、意识障碍等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时才会引起家长足够重视。如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系统治疗护理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对疾病的转归起决定性作用,现介绍木人对

2、患儿感染病毒性脑炎的观察护理体会。【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观察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319-02发病机制病毒性脑炎: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肠道病毒感染是引起小儿中枢祌经系统感染的第一位的病原体。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虽然发生率低,但多引起脑炎,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疱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员,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人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疱疹病毒6型(HHV-6)等有时也可以引起健康儿童的脑炎。各

3、种虫媒病毒在某些地区仍危害较大,传播较广,如丙尼罗病毒、各种马脑炎病毒和加利福尼亚病毒等。极少数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并很快出现心肺袞竭而死亡。在HIV感染者、器官移植和肿瘤化疗患者中,CMV、EBV和HHV-6YIN引起的病毒性脑炎明显增多。病毒性脑炎根据发病机制分为急性病毒性脑炎和感染后脑脊髓膜炎。急性病毒性脑炎通常是病毒直接感染脑组织的祌经细胞,产生细胞溶解,引起局部或弥漫性神经元丧失或灰质脱髓鞘改变。感染后脑脊髓膜炎表现为周围小静脉炎及其邻近部位白质脱髓鞘改变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轴突脱髓鞘改

4、变明显而祌经元常保存完好,一般在婴儿期很少见,属于变态反应性脑炎。此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既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甚至血管破裂,进而发生脑出血,又可导致血管腔狭窄,脑血栓形成及脑软化,以上机制共同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临床特点肠道病毒性脑炎以轻症为多,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或2周内症状达高峰,冇明显脑实质损害的表现,如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和惊厥发作等。部分患儿很快出现去皮层

5、状态或大脑强直。惊厥发作多见于婴幼儿。主要体证奋锥体束征阳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部分患儿以锥体外系损害为主,颅神经损害表现为面瘫,吞咽困难,咽反射亢进(皮质脑干束受损),有多组颅神经受损伴肢体瘫痪吋应注意脑干脑炎。奋共济失调,眼震及语言障碍者,提示小脑炎。病毒性脑炎实验检1病毒分离:从不同临床标本中分离病毒,可提供直接的病源学证据,长期以来曾被认为是病毒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但传统的细胞培养和病毒分离方法无助于临床早期诊断,II敏感性低。2免疫学方法:病毒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

6、逐渐被敏感性高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取代。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脑脊液中抗体IgM或IgG可以诊断大多数重要病毒。在起病后第10天可以检测到脑脊液中的HSVI抗体,其敏感性为50%,可以用作冋顾性诊断。用ELISA检测H本脑炎患者CSF中IgM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脑脊液抗体检测对虫媒病毒脑炎的冋顾性诊断奋一定价值。3病毒性核酸检测自20世纪90年代后已取代脑穿刺成为实验室诊断HSE的金标准,特别是套式PCR能够在发病早期监测到微量病毒DNA.应用阿昔洛韦治疗较常一段时间后,仍冇1/3的病

7、例PCR检测呈阳性。由于应用PCR检测HSV有假阴性的可能,24〜48h后要复査一次,即使仍呈阴性,只要临床征象支持HSE诊断,阿昔洛韦治疗就要持续10天。PCR检测CMV的敏感性可达95%,而特异性只冇79%。实时PCR(RT-PCR)检测肠道病毒,敏感性为86%〜100%,特异性为92%'100,其敏感性高于病毒培养。PCR不仅用于早期诊断,还可监测患者对抗病毒药物的反应。监测1临床监测:(1)神经系统意识、瞳孔、肢体运动、感觉和各种反射。(2)循环功能:心率、心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心电图。(

8、3)呼吸系统:呼吸频率、节律、呼吸幅度、呼吸形式及血气分析。(4)体温调节功能监测。2ICP颅内压(ICP)监测:一般将颅内高压分4期:(1)代偿期:颅内约有8%〜11%的代偿容积,从而使颅腔具有一定的顺应性。当颅内容积开始增加吋,脑脊液从颅腔内挤入蛛网膜下腔,血液从从扩张的脑静脉挤出颅腔,此时颅内顺应性良好,颅内压波动在正常范围内,临床上不出现症状。(2)早期:颅内容积失代偿时,颅内压增高,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临床上出现3个典型症状:头痛、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