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ID:20164329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_第1页
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_第2页
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_第3页
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疽临床观察广丙省灌阳县人民医院内一科541600【摘要】目的:研究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新牛JL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黄疸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不同的治疗方式,将研究中的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疽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儿肠管蠕动,增加其排便的次数,能够使药物更充分的被肠黏膜吸收,相对于口服汤剂,•有更大的优势,家长更容易

2、接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关键词】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新牛JL黄疽;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418-01为了研宄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疽的临床效果,木研究对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黄疽患儿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体会,现将其综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研究对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100例黄疸患儿进行研究,患儿均为无热型黄疽,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9.5&p

3、lusmn;2.5)天,湿热型黄疸43例,湿热夹瘀型黄疽7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9.6±2.6)天,湿热型黄疽42例,湿热夹瘀型黄疽8例。两组患儿,中医辨证为湿热型黄疽,均表现为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间接胆红素指数在220-420umol/l,直接胆红素小于34.2umol/L,其中ABO溶血及G6PD酶缺陷病例共为16例,而中医辨证为湿热夹瘀型黄疸,表现为间接和直接胆红素均增高,胆红素指数在34.2-220umol/l,其中6例临床诊断为胆汁粘稠综合征,5例为婴儿肝炎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

4、肿。对两组患儿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可以将其用作对比分析(P〉0.05)。诊断标准:①生后二十四小吋以内出现黄疽。②血清总胆红素值己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5mg/dl),或每小吋浓度大于8.5umol(O.5mg/dl)。③黄疽持续吋间较长,足月儿大于两周,早产儿大于四周。④黄疽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2umol(2mg/dl)。1.2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采用碱化体液、白蛋白、肝酶诱导剂、加光疗进行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更昔洛韦5mg/kg,每日2次。观察

5、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治疗,具体配方为:郁金5g,茯苓6g,白术5g,大黄2.5g:栀子5g,茵陈10g。如果患者属于湿热夹瘀型黄疽,在原方基础上随症加木香5g,赤苟5g,金钱草10g,红花3g当归6g、槃胡10g,每天1次,3至5天为一个治疗疗程。灌肠方法:药方中所有药物采用水煎熬,等到药物为三十七摄氏度左右的温度,用注射器吸入20ml,再将注射器与肛管进行连接,插入患儿的肛门内5到7厘米,将药液滴注到患儿直肠以上的结肠中。在此过程中,要抬高患儿的臀部,并指导其取厶侧卧位,将药液和结肠黏膜的接触面积扩大,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药物更好的进行吸收

6、。药物经结肠进行点滴,并将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十到二十滴左右,最好能够促使药液在患儿的肠道内保留两个小吋以上的吋间,促使药物能够进行充分性的吸收,进而促使治疗效果提高。1.3观察指标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相关标准,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将其评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治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黄疸消失,血清胆红素呈现正常的状态(34umol/L,即2mg/d以下),各种体征均消失,肝功能正常;显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黄疸相对于治疗前明显好转,血清胆红素下降的幅度为治疗前的三分之二;有效:患儿的黄疽相对于治疗前要好,血清胆红素下

7、降的幅度为治疗前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冇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黄疸没有发生变化,血清胆红素下降的幅度为治疗前的三分之一,体征与各种症状没有改善。治疗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1.4统计方法对研宄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9.0,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愈27例,占54%;显效6例,占12%;有效2例,占4%,无效15例,占30%。观察组50例患者中,治愈35例,占70%;显效7例,占14%;有效5例,占10%,无效3例,占6%。两组的总冇效率

8、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