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健康评估症状课件

发热健康评估症状课件

ID:20164454

大小:1.58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0-10

发热健康评估症状课件_第1页
发热健康评估症状课件_第2页
发热健康评估症状课件_第3页
发热健康评估症状课件_第4页
发热健康评估症状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热健康评估症状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症状发热学习目标掌握发热的概念、常见病因、临床表现熟悉发热的发生机制了解发热的伴随症状及诊断提示定义发热(fever):体温调节中枢受致热原作用或体温调节中枢自身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一、病因发病机制一、病因(一).感染性发热:最常见(50-60%)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感染。一、病因(二).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fever)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1)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手术、

2、烧伤等)(2)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致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3)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2.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3.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重度脱水4.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鱼鳞癣、慢性心衰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中暑、脑出血、安眠药中毒等(高热无汗)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一、发病机制致热源性发热: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微生物病原体及产物、无菌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一、发

3、病机制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体温调节中枢微生物病原体炎症渗出物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通过血脑屏障发热通过激活白细胞(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二、评估要点二、评估要点(一)健康史(二)临床特点(三)身心反应(四)伴随症状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等诱发因素有无受凉,受寒,过度劳累,饮食不洁,高温环境等,有无服用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一)健康史二、评估要点(一)健康史(二)临床特点(三)身心反应(四)伴随症状(二)临床特点发热的分度发热

4、的临床过程及特点热型及临床意义1.发热分度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1.发热分度37.3~38℃38.1~39℃39.1~41℃>41℃低热中度热高热超高热以口温为标准1.发热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1)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2)高热期:产热=散热(3)体温下降期:产热<散热(1)体温上升期疲乏无力、倦怠、肌肉酸痛、畏寒或寒颤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四肢末端发冷骤升型缓升型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败血症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见于结核

5、病、伤寒、布氏杆菌病等。骨骼肌收缩竖毛肌收缩腺体抑制血管收缩特点(2)高热期持续时间数小时:疟疾数天:肺炎球菌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数周:伤寒特点头痛、皮肤灼热、潮红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心率加快开始出汗并渐多,口炎食欲减退、腹胀或便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严重者)(3)体温下降期骤降型缓降型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输液反应等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特点:出汗多,皮肤潮湿;防脱水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特点表现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体温上升皮肤苍白、干燥,畏寒、寒战高热持续期产热≈散热,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

6、搏加快、尿量减少体温下降期散热>产热体温下降大量出汗、皮肤潮湿、皮肤温度降低,防止虚脱3.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2)驰张热(3)间歇热(4)波状热(5)回归热(6)不规则热(1)稽留热体温维持在39~40℃以上持续数天至数周24小时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的高热期5101520天(2)驰张热51015天体温常在39℃或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都在正常水平以上败血症热消耗热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3)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骤降至正常水平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

7、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骤升骤降,有热间歇(4)波状热5101520天25体温缓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持续数天后又开始发热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缓升缓降,无热间歇(5)回归热51015天体温骤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规律性交替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骤升骤降,高热与无热交替(6)不规则热51015天发热无任何规律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风湿热渗出性胸膜炎、癌性发热等二、评估要点(一)健康史(二)临床特点(三)身心反应(四)伴随症状(三)身心反应身体反应心理反应上升期:疲乏无力

8、,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高热持续期:皮肤发红灼热,呼吸加快,开始出汗下降期:大量出汗,易失水烦躁焦虑二、评估要点(一)健康史(二)临床特点(三)身心反应(四)伴随症状(四)伴随症状伴寒战: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药物热,溶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