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课件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课件

ID:20173969

大小:1.15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0-10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课件_第1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课件_第2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课件_第3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课件_第4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与抗痛风药2学习要求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用药原则以及不良反应。2.熟悉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分类以及抗痛风药的临床应用。3.了解炎症发热炎性疼痛和痛风的病理机制和抗风湿药的临床应用3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4解热镇痛抗炎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大多数还兼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d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定义5应用现状目前已有百余个品种上市,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药物。据统计,全世界每天约有300

2、0万人服用NSAIDs,每年开出5亿个NSAIDs处方。在中国约占门诊总人数的1/5~1/4的病人应用NSAIDs,其销量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第二,NSAIDs是临床医师特别是骨科大夫使用最多的药物之一。6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甾体抗炎药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药抗痛风药H1受体阻断药8膜磷脂花生四烯酸COX-1(固有型)前列腺素(组织保护作用)COX-2(诱导型)前列腺素(炎症介质)炎症反应疼痛发热白三烯支气管收缩抑制剂NSAIDs(non-COX-2)Asprin诱导物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诱导物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COX

3、-2抑制剂NSAIDs(non-COX-2)AsprinCOX-1:环氧酶-1COX-2:环氧酶-2磷脂酶A29环氧合酶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COX-1COX-2环氧合酶亚型固有型诱导型来源绝大多数组织炎症反应细胞为主生成条件自然存在刺激后诱导生成主要生理功能保护胃粘膜调节血小板功能调节肾功能等细胞间信号转导骨骼肌细胞生长等病理学损伤早期的疼痛、风湿病炎症反应、促进癌变和转移10环氧合酶(COX)类型与作用COX有COX-1和COX-2至少两种同工酶。抑制COX-2使PGs生成减少,产生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抑制COX-1导致生理性PGs生成减少而引起胃肠道反应

4、、肾功能异常等毒副作用。11人们对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在COX-1与COX-2的关系上也有争议。研究表明,COX-1也参与炎症反应,而COX-2对维持肾脏功能有重要意义。COX-2还发挥着别的重要的生理作用,阻断COX-2有可能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副反应。不能简单地用“好”和“坏”来判断COX-1和COX-2122004年12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发表了一份关于慎重使用镇痛药的建议,其中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因为最近有证据表明这类药物可诱发心血管事件。2004年9月,美国默沙东公司对外宣布将其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王牌药物“万络”(罗非昔

5、布)实施全球召回。13解热镇痛药共同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1.解热作用内生致热原在下丘脑引起PGE合成释放增加,PGE作为发热介质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引起发热。非甾体抗炎药抑制下丘脑COX,阻断PGE的合成,使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只能使发热者体温下降,但不能降至正常体温以下,另外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14膜磷脂花生四烯酸COX-1(固有型)前列腺素(组织保护作用)COX-2(诱导型)前列腺素(炎症介质)炎症反应疼痛发热(体温调定点上移)白三烯支气管收缩抑制剂NSAIDs(non-COX-2)Asprin诱导物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诱导物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COX

6、-2抑制剂NSAIDs(non-COX-2)AsprinCOX-1:环氧酶-1COX-2:环氧酶-2磷脂酶A2152.镇痛作用组织损伤或炎症等引起致痛物质(缓激肽、组胺、5-HT、PGs等)释放增加,直接刺激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PGI2PGE2增敏痛觉,加重疼痛。非甾体抗炎药主要作用外周病变部位,抑制炎症时PGs的合成,减轻PGs的致痛作用及痛觉增敏作用。16仅用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对慢性钝痛如头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癌性疼痛等则有良好镇痛效果;不产生呼吸抑制、耐受性与成瘾性。疼痛123吗啡可待因非甾体抗炎药

7、173.抗炎作用PGs既是致痛物质,又是致炎物质,NSAIDS通过抑制PGs合成达到抗炎作用。各药的作用差异明显,苯胺类药物抗炎作用极弱。临床常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骨关节的对症治疗,明显缓解炎症反应,不能根除病因。18不良反应1.CNS2.心血管系统3.胃肠道4.血液系统5.肝肾6.其他19解热镇痛药协同作用(—)组织胺、缓激肽、5-HT等释放PG合成增加炎症病灶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痛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白细胞趋化、痛觉增敏炎症(红、肿、热、痛)20NSAIDs发展简史1898年;德国拜耳;阿司匹林;最早;胃肠道副作用。1952年;

8、保泰松;强大抗炎抗风湿;广泛;再生障碍性贫血;限制使用。1963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