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new

惠州市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new

ID:20195630

大小:39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惠州市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new_第1页
惠州市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new_第2页
惠州市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new_第3页
惠州市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new_第4页
资源描述:

《惠州市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惠州市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数学试题(文科)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圆

2、台侧面积公式:(是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是圆台母线长)标准差公式:(是平均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设全集,集合,,则()A.B.C.D.2.设为实数,若复数,则()A.B.C.D.3.已知直线与直线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A.B.C.8D.24.若向量,则“”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5.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为,则数据的标准差为()A.B.C.D.数学试题(文科)第4页共4页6.如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输入,那么输出的等于()A.720B.3

3、60C.240D.1207.已知的图像与的图像的两相邻交点间的距离为,要得到的图像,只须把的图像()A.向右平移个单位B.向右平移个单位C.向左平移个单位D.向左平移个单位8.已知点和在直线的两侧,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第9题图)9.用长为90cm,宽为48cm的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的容器,先在四角分别截去一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翻转90°角,再焊接而成(如图),当容器的容积最大时,该容器的高为()A.B.C.D.10.在上定义运算:若使得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一)必做

4、题(11~13题)11.设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为常数),数学试题(文科)第4页共4页则。(第12题图)12.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一个两底长分别为2和4,腰长为4的等腰梯形,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是。13.已知等差数列中,,,若,则数列的前9项和等于。(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两道题都做的,只记第一题的分)(第15题图)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中,和极轴垂直且相交的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若,则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为的直径,切于点,且,过的割线交的延长线于,.则的长等于.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

5、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分)已知函数(1)当取什么值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并求其最大值;(2)若,且,求的值。17.(本小题满分分)惠州市某校高三年级有男生人,女生人,教师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人,进行问卷调查.设其中某项问题的选择支为“同意”和“不同意”两种,且每人都做了一种选择.下面表格中提供了被调查人答卷情况的部分信息.同意不同意合计男生女生教师(1)请完成此统计表;(2)试估计高三年级学生“同意”的人数;数学试题(文科)第4页共4页(3)从被调查的女生中选取人进行访谈,求选到的两名女生中,恰有一人“同意”一人“不同意”的概率

6、.18.(本小题满分14分)在三棱锥中,和都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3)求三棱锥的体积.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离心率,过椭圆的右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已知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为原点,且,试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直线的方程为.(1)求过函数图像上的任一点的切线方程;(2)若直线是曲线的切线,求证:对任意成立;(3)若对任意成立,求实数、应满足的条件.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

7、列的首项,,.(1)求的通项公式;(2)证明:对任意的,,;(3)证明:.数学试题(文科)第4页共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