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学德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试析中学德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ID:20202732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试析中学德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_第1页
试析中学德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_第2页
试析中学德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_第3页
试析中学德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析中学德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中学德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论文关键词:德育管理以人为本师德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中学德育管理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把学生培养成适用时代的有用人才,应本着确立“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的教育指导思想。因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深刻把握师德内涵是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头戏。在德育管理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才能可持续发展。我们一直很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与时代相适应的有用人才,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依法完善学

2、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德育管理中,只有重视学校学风、班风、师风建设,才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在法制轨道上正常运行。这就要求学校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法律条文,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如:教职工考勤和奖惩制度、教师教学和教研制度、学生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制度、升旗制度、学生礼仪要求、学生德育评价制度等。同时也要大胆改革学校一些陈旧的不适应当今时代教育管理的制度,建立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新管理机制,例如

3、,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民主监督制。制定各项职能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从而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二、在德育管理中,师德建设应摆在首要地位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因此,育人先育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率先垂范。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必须走在社会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n年9月1日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平时以《中学生行为规范》为教育重。对照学生的言行,每日反思,在反思中成长。通过思想政治品德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教育,还有班主任的常规强化训练以及学校

4、的检查督促,不断加强学生的养成教2.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纪律较差的后进生,教师要多了解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家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真正感化其内心,并在其周围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促使其改掉不良的习惯,自觉遵守法纪,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3.重视青春期的性教育。要把青少年性教育当作师德建设中的重点来抓。为什么这么说呢?前不久,某中学发生了一起由中学生早恋、三角恋引起的凶杀案。这起案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老师和家长们对孩子的青春期性心理和性生理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同时这个案例进一步提醒各中学的领导班子不能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忽视学生

5、的德育教育。它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全员重视,这对青春期性教育成为社会化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要组织一支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必要时学校需专门培养心理咨询教师,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四、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体系优化校内外育人环境学校只进行自身的教育改革是不够的,还要发挥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孩子在家庭里做一个好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成为一名好公民。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来巩固学生在校所接受的教育。如:利用政法的力量配合学校净化校内外育人环境,召开英模报告会,结合当

6、地派出所及时取缔学校周边的一些不健康场所,举行家长座谈会,建立学生校内外德育评价档案等。另外,家庭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农村中懂得教育的家长为数不多。部分家长文化、思想素质较低,对教育孩子感到束手无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的文化思想素质,对家长进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帮助他们增进法制观念,使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这样以人为本,全方位地齐抓共管,才能更加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从而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