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ID:20204194

大小:60.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_第1页
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_第2页
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_第3页
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_第4页
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兴隆山镇幼儿园吉林白城137000)摘要:电化教育它更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幼儿良好规则意识的形成,同时我们也发现电化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电教媒体在幼儿园教育中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关键词:多媒体;幼儿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128-01幼儿的规则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特别是在教育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

2、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一般来说,幼儿思维的特点为:1、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具体形象的东西容易接受、容易体验。2、情感表现比较明显,喜怒哀乐很容易在神态中表现出来,他们对事物的感知比较笼统、不精确,这就需要调动他们听觉视觉感官,提高他们感知能力。3、注意力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奇的剌激所吸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变化方式,采用新颖的刺激和有兴趣的事物来吸引他们的注意,达到使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O针对以上特点,采用电教手段对幼儿实施规则意识培养有着明显的优势。这表现在:第一

3、,电教手段表现出的内容是具体的、形象的,使幼儿身临其境,这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第二,电教内容是经过艺术加工,生动感人,孩子们喜闻乐见,这又符合他们情感表现比较明显的特点。第三,电教手段信息反馈及时,规则是在幼儿内部思想矛盾一系列运动条件下,向着正确方向“内化”的长期的自我实现的过程,而在这一“内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的教育手段能使幼儿的思想得以及时反馈。电视、幻灯、录音及计算机等多种电教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反馈速度和信息量得到显著提高。第四,电教手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这可以充

4、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提高感知效率。一、发挥电教在日常活动中的再现作用,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强化的手段对幼儿行为影响很大,他们常常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评价、修改自己的行为,他人的评价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动机。小班幼儿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进入一个大集体,很多行为习惯都没有养成,为使幼儿进一步建立良好的约束自身行为的规则意识,我们在幼儿活动中采用录像的方式一方面请幼儿看示范动作、香演示的慢动作,另一方面,把幼儿日常生活的真实行为展示出来,孩子们通过自己动作的真实再现,找出差距和不足。这种手段比老师单纯的讲解、

5、示范效果要好得多。如:我们把幼儿进餐、教育活动等场面拍下来,再播放给幼儿看,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行为,教师加以破励正确幼儿的行为,使幼儿产生调节自己不正确行为的愿望,从而给幼儿创造了自己学习、自己调整的机会。这种建立在幼儿学习、强化、再学习、再强化的方式勇富于他们接受,同时,对幼儿良好规则习惯的养成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多种电教手段及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为幼;L提供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的机会多种电教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把动与静、图与乐、声与像的变化对比同时展现在幼儿面前,强化幼儿的视听效果。孩子们在这种不

6、断变化的形式中产生出浓厚的兴趣,为幼儿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提供便利条件。例如:在进行“升旗教育”中,老师用幻灯片打出天安门,用抽拉片表现国旗升起,录音机播出“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庄严的国歌声,孩子们在这种庄严的气氛下,孩子自觉的安静站立,眼望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族,再也没有小声私语了,这次活动使幼儿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们了解了之后,又为幼儿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的音乐,让幼儿跳《我爱北京天安门》的舞蹈,使幼儿完全被欢乐的环境感染,取得教学、教育融为一体的最佳效果。三、计算机在幼儿形成良

7、好规则意识中的应用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一种必备武器,已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广泛使用。在新世纪的教育浪潮中,计算机也被广泛应用。在幼儿园教育中,计算机以它好规则意识的形成中,我们制作了大量的幻灯片,结合幼儿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下载幼儿喜欢的动画形象,创编适合幼儿涌读的儿歌、故事,结合自制幻灯片、动画片,让幼儿从中学习有关方面的规则,如:利用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环境等。图文并茂的特点更应该为广大幼儿所接受幼儿良四、引导幼儿在观察中的对比规则在幼儿进行观察活动时,让幼儿进

8、行片面的观察,往往是肤浅的、零乱的,留在头脑中的表面现象也是模糊的。绘画时幼儿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如果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就容易使幼儿形成较清晰的表象,以画树为例,我先引导幼儿观察树的外部形状,树的高低,树叶大小形状及颜色区别等,这样的对比观察法,从视觉发散性思维等方面培养幼儿对空问物体结构的认知能力,使幼儿容易掌握事物的特征,提示幼儿用对比的方法说出,在观察中树的形状、大小、颜色、区别等。松树树冠像三角形,白杨树笔直高耸,柳树期娜多姿,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