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热中民族心智

读史热中民族心智

ID:20209981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读史热中民族心智_第1页
读史热中民族心智_第2页
读史热中民族心智_第3页
读史热中民族心智_第4页
读史热中民族心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史热中民族心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史热中的民族心智2012-05-28第09版:中外历史作者:刘金祥来源:学习时报5读史热中的民族心智2012-05-28第09版:中外历史作者:刘金祥来源:学习时报5读史热中的民族心智2012-05-28第09版:中外历史作者:刘金祥来源:学习时报5 “时尚”解史或者“俗讲”经典,其实在我国基脉深远、流布广泛,并非自易中天、阎崇年、王立群等当今学者始。许多学贯中西的大历史学家、大思想家的著述、讲座文采斐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学科知识、思想智慧、人文关怀融为一体,如钱穆的《国史大纲》、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

2、代谢》等均是学博识湛的史学名著。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主张学术研究应与历史知识普及相结合,并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从 1959年起,由其担任主编、以传播正确历史知识为主旨的通俗历史读物《中国历史小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相继在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大多为史界名家,如翦伯赞、罗尔纲、孟森、白寿彝、郑天挺、丁易、王钟翰等,他们秉承“大专家写小文章”的理念,撰写普及历史文化的小册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现代出版史上通俗历史读物的经典之作《上下五千年》更使几代人经历了阅读的愉悦和知识的洗礼。只是一段时间以来,学院与民间

3、、精英与大众、学术与普及之间壁垒森严,加上浮躁功利之风盛行,大学者们少有为青少年写作普及读物的心思和努力,历史学逐渐被边缘化。所幸的是,近年来伴随国学热的升温,讲史读史呈愈演愈烈的势头,一些在清静校园里和孤寂书斋中皓首穷经研究学问的学者,因讲史而一夜成名,成为众人瞩目的“学者明星”,原本被认为沉寂枯燥的历史题材讲座经过“包装”变得生动鲜活,观众趋之若鹜,并由此带动通俗类历史图书纷纷畅销。个中原因,笔者以为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读史不仅使人明智和聪慧,而且给人以精神愉悦和审美快感。    人们需要从历史里面寻找智慧,更需要在历史里面寻求快

4、慰,而中国博大深厚的历史恰恰是可资利用的最好资源。正如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吕西安嶘费弗尔所说的那样,历史是永远不可能伪造的人类经历过的悲欢离合,这种无形的体验通过书写被固化,重新演绎传播后再度让人去感知。人们读史的过程,不只是寻找前车之鉴、不只是旁观一场精彩的闹剧,更是用心灵融入前人的悲喜、品味他们的人生,重新感受前人的体验,不断传承民族记忆、维系民族文化。面对当前这股不断汹涌的“读史热”,有学者从近年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巨大变化中透析其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撰文指出,近年来历史热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热一样,是思想解放在历

5、史学领域的表现。“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变成了几个公式,读起来味同嚼蜡,读者也慢慢失去了兴趣。”“历史本来是丰富多彩的,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环境宽松了,史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成果越来越多,历史越来越有了清晰的面目。”    然而,历史是有价值塑造和文化传承作用的,历史学家的责任就是要秉笔直书,不能为了畅销而“戏说”。太个人化的叙述虽然带来可读性强、吸引众多读者的效用,但历史的生命是真实,以轻松曼妙的笔调把真实的历史说出来与读者分享是当今史学家高明和聪明之处。这几年给中国学界和读书界带来强大冲击的美籍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和美籍华人、著名学者唐德刚以

6、及中国台湾著名史学家何炳棣,他们对历史研究的态度和为读者着想的精神给国内史学界乃至整个思想界以启发和借鉴。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同样是历史学术著作却如此畅销,而他们并没有强大的电视推动做前提。《万历十五年》截取历史年轮之断片5,以此烛照整个枝干的来龙去脉。这一做法后被很多人仿效,尤其在国内,出现了《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转折年代——1947》等多部作品。翻开《晚清七十年》读几段,立刻感受到唐氏口述历史的魅力和他“聊天”的智慧,尽管与黄仁宇的精辟论述和惊世见解是两个路子,但同样给

7、人以强烈的历史知觉和阅读快感。现在某些正在畅销的历史读物,能否像上述三位史学家的著述那样享有更长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给后世留下真正的历史借鉴和思索,需要时间来检测和验证。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就个人而言忘记过去意味着什么?当然就是患了“失忆症”。失去记忆的人会怎样?有几部国外影片描写了“失忆症”患者的生活,大概都是烦躁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他们总是处在人生的岔路口,既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更不知道自己往哪里去。就一个民族而言,忘记过去意味着什么?同失忆的个人一样,失去记忆的民族不会创造,只会模仿。可知“历史”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

8、于民族都是极其重要的资源。长期以来,我们对自己的历史采取了非常轻率的态度,造成了民族历史观的几番蒙难。在上世纪,一是“彻底砸烂”的“文革”式阴影挥之不去;二是为我所用、篡改历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