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1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1

ID:20223875

大小:622.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11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1_第1页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1_第2页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1_第3页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1_第4页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天是妩媚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是热情的;那么,秋天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故都的秋一曲悲凉的颂歌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

2、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和《郁达夫选集》等。作者简介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3、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写作背景简介解题:初读感知“故都”二

4、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却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深切的眷恋之意的秋确定描写的内容因“故都”的修饰而被赋予了厚重的人文色彩题目明确而又深沉初读感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1)找出本文的文眼说出本文的结构特点总——分——总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疏理全文结构总起分写总括故都的秋之感江南的秋

5、之感记叙和描写议论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五幅秋景图)故都的秋划分层次段落一、总起(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二、分写(3-12)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三、总括(13-14)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本文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五幅秋景图庭院晨扫秋院(花)图落

6、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佳日胜果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品味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细数着……日光”、“静对着……牵牛花”。“脚踏上去……极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景物透着破败——扣故都“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悲凉落寞清闲显得落寞——扣秋“衰落的残声”文中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

7、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清晨,端一杯浓茶白鸽绕着青天飞来了又飞去了槐叶下一丝一丝的日光将落寞洒向牵牛的蓝朵稀疏的尖草把影子拉得悠长悠长昨夜的西风摇落了一地的槐蕊细细软软的沉寂我的心秋蝉衰弱的残声似乎在告白着什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咬一支烟管桥头树底去感受人生的苍凉吧那满树的枣子淡绿微黄红了又落了试用诗的语言品味故都秋的深味让我们来学

8、学元代的马致远,写曲《天净沙·秋思》怎么样?《天净沙·秋思》(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仿写)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槐蕊铺地,落寞人在故都。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一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让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