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7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7

ID:20253245

大小:95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11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7_第1页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7_第2页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7_第3页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7_第4页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7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故都的秋1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故都的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学习方法结束放映陈培清制作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职高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本单元唯一的必读课文。板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2、散文的景和情。难点是:散文的形和神。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学习方法结束放映陈培清制作板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学习方法结束放映陈培清制作板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情分析:职高阶段,已学《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散文名篇,学生对散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再加上已学单元知识“散文的线索与写景”,对散文也有初步的理性认识,这为《故都的秋》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故都的秋》行文疏朗不羁,我校学生文化素质较差,针对这些实际情况,上课采用常规的程序,讲课时深入浅出,并把《故都的秋》分成两课时,每课时有目标和重点、难点。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1、体会散文的抒情特色,领会并学习课文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2、学习形象生动、简洁清丽的散文语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学习方法结束放映陈培清制作板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2、训练学生正确理解

3、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方法:1讨论与答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法4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3听磁带、朗读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学习方法结束放映陈培清制作板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方法是:1、课前预习并质疑;2、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3、课后及时总结巩固,强化训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学习方法结束放映陈培清制作板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一、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我们来学习一篇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故宫,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国的首都,历史上

4、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学习方法结束放映陈培清制作板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检

5、查预习1、根据下列表述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1)看见一片叶落下,就知道秋天到来。比喻看到一点迹象,就能推测到事物的发展趋向。——————(2)形容模糊一团或无知无识的样子。——————(3)比喻意志消沉,精神委靡。——————(4)缺乏生机,不热闹。——————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1)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2)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3)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4)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5)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不能自已()的深情。四、分析课文(师生共同讨论)下面是本文的结构框架,请结合课文补上每一部分的内

6、容提纲,并概括本文的结构特点。(二)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一)听课文磁带朗读,结合课后训练第二题,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学习方法结束放映陈培清制作板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学生齐读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一椽破屋、北国的槐树、秋蝉的残声、秋雨话秋凉、北方的果树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

7、间为序来记叙的?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学习方法结束放映陈培清制作板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2、在指定的自然段里找句子并回答问题△在第3自然段里找出写视觉效果的语句,并想一想这段文字写了哪些视觉上的景物,写牵牛花的颜色是否

8、多余,说明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天色日光牵牛花碧绿漏颜色详写颜色,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