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高考作文选材

如何突破高考作文选材

ID:20225728

大小:39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如何突破高考作文选材_第1页
如何突破高考作文选材_第2页
如何突破高考作文选材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突破高考作文选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专题教研———如何突破高考作文的选材芜湖县第二中学张晶晶一、明白选材的标准1、现实生活性原则选材应立足于现实、关注生活、与时俱进,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感受时代前进的最强音,发现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只有这样,作文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震撼力。当然,遵循现实生活性原则并不是意味着不可以使用历史材料。使用历史材料关键在于给它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从现实的意义来重新解读。例如:2005年广东满分作文《不能忘记的过去》。选取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苏联斯大林格勒、中国东北某个村庄三个历史画面作为材料,其意义就在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准确典型性原则所选取的材料应该紧扣文章

2、中心,准确无误的表现主题,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不能搞同类材料的堆砌,坚决去除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例如:2004年江苏满分作文《稳中求胜》。作者选取宋江和刘备的“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来论述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可说是选材准确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3、独特新颖性原则“文贵于新”,这“新”不仅指立意,也指选材。这里,新颖的材料并不是仅就时间而言,它有三层含义:①当今时代刚刚出现的材料;②一些鲜为人知的旧材料;③溶进自己独到见解的人所共知的材料。选取新颖的材料能使文章增色、引人入胜。4、文体特征性原则不同的文体对选用材料有不同的要求。议论文要求列举引用材料简明

3、扼要,不纠缠于个别事例,不陷入对具体人事的叙述和描写;记叙文要求形象生动,在表象和过程上多做详细刻画。需要指明的是,目前高考作文淡化了文体要求,但淡化不等于可以无视文体的区别,相反,我们还应加强文体特征。二、认准选材的方向1、面向积极的人生分析近年来高考作文的题目,“诚信”、“心灵的选择”、“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遭受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与铭记”、“位置和价值”。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将话题置于人生的大背景下,考查着考生的生活态度、生活信念、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

4、的准则等。因此,高考作文的选材,应该面向积极的人生,展现一个乐观积极、胸怀大局、兼顾大家的“我”。例如:2005年河南省满分作文《我心飞翔》。蜗牛说:“雄鹰展翅可以登上金色字塔顶,而我心飞翔,亦可攀上金色字塔顶徜徉。”小溪说:“雨珠奋力可以挤破白云降落,而我心飞翔,亦有飞上云颠俯视山川的婀娜。”绿叶说:“红花耀眼出众,独当一面,人人赞不绝口,而我心飞翔,亦会甘为人梯默默耕耘,赢得赞誉声声。”或许,雄鹰的矫健,雨珠的轻逸、红花的美艳都在你所想到的情理之中,是勿庸置疑的。然而蜗牛、小溪与绿叶虽微小,却也可成就一番伟大的出人意料,又有谁可否认它人真实性呢?……开头的三个譬喻材料就认准了这一选材方向,

5、令人读来为之一震,不得不惊叹小作者的积极的人生态度。2、面向深厚的文化选材面向“深厚的文化”可使作文一扫稚嫩与单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方面,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作文选材源泉。考生作文如果能较为集中地选取这些经典著作、文化名人、历史掌故,他的文章就往往会拥有很深的文化底蕴,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例如:2005年福建一考生的《至圣》。从开篇的孔子“万古流芳”到写他在各个方面的成就,再又归结到“至圣”。文中选取引用的古代诗文、历史故事、文史记载非常丰富,时时处处都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底蕴,读后不能不令人拍案。 3、面向广博的知识 作文的选材应尽可能地展示考生

6、广博的知识,让人能从作文中领略其丰富博学。无论是“理化生”,还是“史地政”,无论是“公检法”,还是“文体卫”……天上地下、历史现在、三教九流皆可成为作文的材料。例如:2004年江苏省满分作文《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文章将“西安”与“南京”人格化,让它们各自讲述自己的特点,选材内容极其丰富,包含大量的文史地理知识,可说是选材面向广博的知识的典型。三、注意选材的细节1、注意点面结合就议论文或议论化散文来说,事例的列举毕竟只是个例,列举的再多也难免给人以“以偏概全”之嫌,怎么办?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些个例加以阐发,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例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心灵的选择》。“面对鸦片泛滥

7、,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章在“点”列举之后并没有结束,而是继续扩展阐发“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