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诗词的空间美

论中国古代诗词的空间美

ID:20237434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7

论中国古代诗词的空间美  _第1页
论中国古代诗词的空间美  _第2页
论中国古代诗词的空间美  _第3页
论中国古代诗词的空间美  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古代诗词的空间美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中国古代诗词的空间美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诗词尤为突出。历来人们都是从文学的角度分析诗词描写景物之优美,本文选取了一些人们比较熟悉的诗词,尝试从艺术的角度——空间来分析古代诗词之美。关键词:古代文学诗词空间美Contentabstract:Chineseliteratureinancienttimesisbroadandprofound,poetryoutstandingly.Altheliteratureangleanalysispoetrydescriptionscenery,thisarticlehasselected

2、somepeoplequitefamiliarpoetry,attemptedanalyzesAmericaoftheancienttimespoetryfromtheartisticangle—space.Keyes,poetry,thebeautyofthespace文学空间是指空间概念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涉及面极广、极多、极深,表现形式各异,各自具有独特的语言形式及表达方式,作品中的空间概念、空间关系层出不穷,但往往不易被人们去体味其意境所在,所以对空间概念的理解与阅读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文学修养有关。文学艺术的诗意空间精神

3、源于对自然的感知和精神体悟,它们的空间语言形式同自然界的形式一样,都存在有形有势、有声有色、有质有气,是极具情感的生命体。文学艺术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文学艺术与空间意境的表达,更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术课题。从文学体系中的“局部”来分析其空间概念,可纵观文学艺术的“宏观世界”。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朝辞”是写在诗中的时间,“彩云间”三字既是呼应“朝辞”的时间,也表现出白帝城地势之高的空间尺度,隐喻地描绘出长江上下游之间存在空间尺度的差距之大。第二句的“千里”表明路程的空间尺度,加之

4、“一日还”体现出空间概念中还应有速度的存在,以空间尺度之远与时间之快作悬殊对比。第三句“猿声”是声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啼不住”的声音在大空间“场”的范围内“浑然一片”,如同我们驱车聆听路边蝉鸣的声音。以“浑然一片”的“猿声”,烘托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速度,更进一步表现出时间概念,瞬息之间的速度观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表达出畅快的心情,通过时空概念的描写来感受精神的愉悦。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床前明月光”,月光照在床前表现出月光的澄澈,给人以立体的空间感受,“月光”与“床前”的距离感是一种极

5、大的空间尺度表相。“疑是地上霜”,从客观现实的视觉层面叙述物相,而非摹形拟象状物之辞,既是错觉,又是在表现月光穿越宇宙空间。这是自然空间形态存在的形式,以类比的手法描绘出自然界的空灵。照射在床前刹那间错觉所产生的禅境的空间“场”,是超越精神的物状表现,描绘的空间景象呈现在大的自然环境之中。“举头望明月”,描写的是动作,而实质是表现“望”的空间尺度。“低头思故乡”,从“举头”到“低头”不仅仅揭示的是内心活动,而且存在着人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和时间概念。“思故乡”是一种极明确的心理空间的表现,体现在“思”字上,不难领会李白诗句的“自然”与“妙

6、境”。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紫烟”是因“日照”的原因,勾画出飘渺于青山之间红日照射下形成的一片紫色云霞,构成一个大的光色空间环境,浪漫的色彩空间为瀑布置立背景,拉开大自然的前后空间关系,更加衬托出将巨大瀑布白练挂于山川之间的空间美。诗的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又极写瀑布的空间动态和空间尺度,“飞”字是物质在空间状态中存在和运动的过程。“三千尺”更明确“飞”的空间尺度是有限的空间形态,同时又体现出山的高,到底有多高?“疑是银河落九天”,云烟雾霭,瀑布有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

7、,是一种超越现实存在的禅意空间,壮哉,美哉!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的首句正面点画出“山”体的六向①体积“空”间感,以“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空间概念更为突出,并非现实感觉中空廓虚无,从而表现出存在空间的太古之境。“但闻人语响”,顿出“声”的空间场,以局部的“响”反衬出山体的“空”,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返景入深林”,表深林的幽深,把听觉的声空间与视觉的物质存在空间,紧紧并连在山谷之中。“复照青苔上”给幽暗寂静的森林带来一线光亮、一丝暖意。从作品的表现效果上看,那一小片光影空间与大片无

8、边的幽暗空间构成强烈的对比。“复照”点睛之笔体味空间的冷暖关系、大小关系。诗的前二句以声反衬“空山”的空间,那么三四句则是以光影空间和温空间的形式来体现山体六向体积空间的存在。在一首诗中,对空间的表现形式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