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

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

ID:9800989

大小:51.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0

上传者:U-3183
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_第1页
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_第2页
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_第3页
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2012年11月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ov.2012第31卷第6期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SocialSciencesEdition)Vol.31No.6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王琳(重庆南开中学,重庆400030)【摘要】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诗词自《诗经》始,追求委婉含蓄的抒情,或借助典故抒情,或借助物象抒情,以求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效果。【关键词】古典;诗词;含蓄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004(2012)06-0101-04自《诗经》始,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委婉含蓄的抒情,于斯前人多有论述和研究,如王国维、龙榆生、吴熊和、叶嘉莹等,本文重在分析抒情含蓄的显现、方法和成因。一、诗歌言情,贵在含蓄何谓“含蓄”?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1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意在言外,使人涵泳想象而得之,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2。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诗歌来体悟中国古典诗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不妨通过中西对比来感受中国诗歌的这一特点。下面以不同版本的《声声慢》为例加以说明。一首是宋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首是法国诗人克洛岱对李清照的《声声慢》进行的改写,取名为《绝望》: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收稿日期:2012-09-01作者简介:王琳(1981-),女,湖北武昌人,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101死!死!权威性。对于文章中所用的典故,当注意一是典出何李清照之词,借助晚来的急风、旧时的飞雁、处;二是典故本来的含义是什么,化入文章中又是何满地堆积的黄花、黄昏中点滴到天明的绵绵细雨意,由此品味诗人的锦心绣口,妙笔生花,由此体味来表达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而克洛岱改写的作品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绝望》之诗,我们从中看到的更多地是一个个感纳兰容若《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曰:情极为强烈的词语,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哭”“痛苦”,加上无数的感叹号,情感表达非常地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直白与强烈。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李清照诗《声声慢》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怎一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又岂能把我心中的万千“决绝词”本是女子怨恨男子薄情,与他断绝关系的思绪都说尽呢?既然说不尽,那么到了克洛岱的诗坚决表态。“拟古决绝词柬友”表明本诗是模仿古代—死,愁到肝肠寸中,他干脆直接用了一个字——《决绝词》的写法,写给朋友的,意在用男女间的爱断,直接用“死”来表达。可见,哪怕直抒胸臆,中国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朋友彼此也应忠于友情,生诗歌也显得更加笔力清淡。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说,死不渝,这才是作者的最终写作目的,但这只是本哪怕直露情感的中国诗歌,与西方的诗歌相比,它诗含蓄委婉的第一层。 在这里,我们重点探讨第二也是含蓄的。3层———借典抒情。中国诗歌这一含蓄蕴藉的特点在古典诗歌中此诗涉及三个典故:表现得极为明显。如唐代崔颢的《长干行》曰:首联:班婕妤,史书上著名的优雅贤德的女子,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名门闺秀,汉成帝的妃子,秀外慧中的才女。但汉成是同乡。帝对她所有的怜惜、宠爱都随着那身轻如燕的舞女这首五绝极有情致,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赵飞燕)入宫而戛然而止。山盟还在,情已成空。失女,主动打听迎面而来的男子“君家何处住”:你家宠后的班婕妤曾在《怨歌行》中自比秋扇,感叹道:住在哪里?但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自报家门:“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小女子住在横塘。”言外之意是如果你有意,可来绝。”她用团扇自比,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凉秋横塘找我。但姑娘马上又意识到自己的热情主动时节,则被弃置箱中。因此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似乎太唐突了,想赶紧掩饰自己的羞涩:“我停船为女子失宠的典故,此扇又称“班女扇”6。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姑娘顾左右而颈联: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言他,但对男子的爱慕之情却溢于言表,其羞涩、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率真、可爱跃然纸上。4《长恨歌》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中国古典诗歌表情达意往往含蓄委婉,给了枝。”后安史乱起,唐明皇入蜀地,终抵不过三军的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共同请愿,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历、阅读体验去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当读者领会负国恩,死无恨矣。”唐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到作者那没有说出来的话时,便从中获得了一种声而悲伤,于是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审美的愉悦,这就是含蓄的美,正所谓“言有尽而尾联: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意无穷”。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的意思。古人抒发情感委婉曲折,往往得益于他借助用典抒情,是这首诗的含蓄蕴藉之处。这种手的多种手段。法在古典诗歌中比比皆是。或借助典故抒情。关于用典,刘勰《文心雕龙事曹操《短歌行》结尾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类》曰:“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句。用周公姬旦辅佐年幼成王今者也。”5文之为用,自喻喻人而已,自喻贵达,喻人一事,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曹操用贵信,故为文常常用典,以求含蓄表意,加强文章的此典,表达了招贤纳士、礼遇天下人才的诚心。102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借,他们凭借的东西,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典故、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物象,还可以是景象或细节。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如借助景象抒发感情。元曲大家马致远的《天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作者不直抒胸臆,而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借助于典故(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遗珠、蓝田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在描写一良玉)来作委婉含蓄的表达,让读者去想象揣摩,个游子浓重的乡愁,全曲没有一个“秋”字,不着一从而收到发人深思、经久玩味的效果。个“思”字,只勾勒一幅游子浪迹天涯的深秋薄暮可见,借助典故抒发情感,往往可将情感抒发思乡图,一切尽在不言中。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使语言典雅精炼,收到词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约意丰的表达效果。霜。”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借景抒情,或借助物象抒情。《易经》曰:“书不尽意,言借诗人早起所见之晨景抒发急于启程回家,对故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7。意即当我们无法用乡的迫切思念之情。语言文字直接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时,不妨通过再如借助细节抒发感情。张籍的《秋思》:“洛“立象”来达到目的。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所借助的“象”就是晚来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借助日常生活中遥寄家书的急风、旧时的飞雁、满地堆积的黄花、黄昏中点“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滴到天明的绵绵细雨,以此表达那剪不断、理还乱客居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元稹《闻乐的愁绪。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这种借助物象来抒情的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借“垂中俯拾皆是。死病中惊坐起”这一细节,表达作者听到好朋友被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贬谪消息后的震惊,可见元、白二人友谊之深。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全诗无一字直接言泪,无二、“含蓄”之成因一字言爱,却将母亲的慈爱、不舍与期盼都缝入游子的衣衫,缝进密密匝匝的针脚。中国古典诗词委婉含蓄的抒情特点,其形成王维《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支,愿君是多方面的。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以红豆寄相思之情。高尔基曾说,文学即人学(《论文学》)。一个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家的文学特色,总是与其民族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关系。较西方人的直露、奔放,中国人偏爱含蓄、委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婉。因此,从审美理想总的倾向来看,中国文学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绵长的愁情。其委婉曲折区别于西方文学的直截了当,以其尺正因为古人常常在古诗词中借助某些物象来抒发幅千里的浓缩区别于西方文学一泻千里的铺陈,感情,久而久之,这些物象也就带上了相应的情感这与我们民族含蓄委婉的个性是一致的。特征。如古人用“柳”暗喻离别(谐音双关,“柳”者那么,我们民族何以会有这种含蓄委婉的个“留”也),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性特点呢?就不能不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柳岸晓风残月”,表达对恋人的不舍;而张九龄《望一话题了。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以明东方儒家文明的内敛和含蓄历来被我们看作月寄相思。是美德和修养的象征。儒家的君子人格要求外在由上面举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物象都被我们言行上,要有“君子之风”。何谓“君子之风”?这是赋予了相对固定的情感特征,这恰是因为古人常常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它可感可知,儒家用了在古诗词中借助它们来抒发某种相通的感情。一个比喻,孔子曰“君子如玉”。为何以玉来喻君子可见,古人抒发情感是很含蓄的,往往有所凭呢?玉美如是,它温和、灵秀、细腻,区别于珠宝张103扬的光亮璀璨,由内到外都透着一种含蓄内敛、深就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语忌直,意忌沉温厚的美,这不正是古代君子的风范吗?正所谓露,脉忌浅。 ”这不妨可以作为我们文学创作的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之德,君子之风啊!古人个重要美学原则10。有佩玉的习惯,《玉藻》中说,古人佩玉是为了将玉当然,含蓄又绝对不等同于晦涩。很多现当代带在身边作为一种警醒诫示,可见,佩玉不仅是一诗歌,其作者到底要说明什么往往是让读者颇为种雅趣,更昭显了我们民族对儒家内敛不彰显的费解的,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曲高和寡”“高处不君子之风的追求。8胜寒”,其艺术性和感染力就更是无从谈起。曾经儒家的这种温厚内敛之风,道家也同样倡导。一度流行的朦胧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过于晦《老子》第五十八章曰:“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涩而未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因此,含蓄也应有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意即为人方正但却9度,否则过犹不及。没有锐利的棱角去割伤他人;为人清正廉洁可参考文献:是处事方面又很厚道不会疾恶太严苛刻太甚;1何文焕.历代诗话(上册)Z.北京:中华书局1981.为人率直可是决不直率得过于放肆;有了成就的2杨志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光芒但是决不放耀显摆。那么,道家所谓的这一报20041.品格标准又以何物来喻之呢?《老子》第八章:“上3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2003.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4郭德明.古典诗歌六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由此可见,道家强调的是一种韬光养晦的做人态社,2003.度,“韬光”就是收敛自己光芒的意思,“养晦”指注5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7.重内心世界的修养和修炼。真正的圣人不仅要把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自己的德行修好,更重要的是不能够彰显出来8。1983.可见,儒家和道家都倡导一种温厚、不张扬的7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做人态度,因此我们民族便呈现出了温厚内敛的8吴长润.英雄不解“玉意”空留千古遗恨J.师资建设个性特点,这种特点在我们民族艺术创作的各个201012.门类均有体现。如绘画中的象外之趣、建筑中的9陈鼓应.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镂空设计、音乐中的弦外之音、电影中的空镜10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头、戏剧中的静场(此时无声胜有声)、舞蹈中的1998.停歇……都是艺术含蓄美的具体表现。责任编辑:罗清恋中华民族这种含蓄的审美情趣投射在文学上OnBeautyofConnotationofChina’sClassicalPoetryWANGLinNankaiMiddleSchoolChongqing400030ChinaAbstract:Undertheinfluence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Chineseclassicalpoetrypursuesexpressingemotioneuphemisticorborrowsliteraryquotationtoexpressemotionorborrowsobjectstoexpressemotioninordertoachieveaestheticeffectsof“with-outshowinganyobviouswordstogetthebeautyofconnotation”.Keywords:classicalpoetryconnotation1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